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创新金融枢纽
新华社香港4月30日电 题: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创新金融枢纽
新华社记者李滨彬
香港交易所进行的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于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
30日是新上市制度落实一周年,香港的资本市场聚集了更多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市场更多元化、更富有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上市改革促使香港开始形成生物科技投资生态圈,支持香港逐步发展为生物科技及创新公司的金融枢纽。
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成绩斐然
据港交所公布的数据,一年间,港交所已吸引了40家新经济公司上市,融资额累计约1504亿港元,占此期间香港IPO集资金额的53%;其中,包括9家生物科技公司,集资额为323亿港元,占香港此期间IPO集资额的11%;包括2家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集资757亿港元,占此期间香港IPO集资额的27%。
受益于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港交所业务创多项新纪录,香港证券市场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高居全球首位,达2880亿港元,十年来第六度称冠全球,证券市场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超过26万亿港元。
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有限公司总裁(CEO)、香港金融发展局董事胡章宏表示,受惠于上市改革政策落地,新经济公司和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涌入香港上市。
“以集资额计,现时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相关上市申请仍然踊跃,香港发展为全球生物科技企业融资中心已初见成效,上市改革成绩斐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胡章宏说。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苏杰认为,2018年香港重夺全球IPO集资龙头,制度改革是重要推手。香港借此大步迈向建设成为中国新经济企业乃至全球新经济企业集资中心的目标,也有助于推进香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建设。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在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独角兽-资本市场-新经济”的正向循环,不仅支撑中国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港股带来了长期投资机遇。
上市改革促香港开始形成生物科技投资生态圈
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一年间,港交所吸引了9家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其中包括7家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多家生物科技公司现已提交上市申请,包括生物大分子制药、小分子制药以及其他生物科技板块下的细分行业。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之一,能够配合不同规模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各种融资需要,具备卓越的条件发展成为生物科技的枢纽。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说,虽然新上市机制仅推出一年,但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目的地。香港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制度以及相关分析师、投资人、上市公司、指数的汇集促使香港渐渐形成了生物科技投资生态圈。
在此背景下,港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合资公司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中华香港生物科技指数,该指数是市场首只追踪港交所主板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指数,进一步推动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多样化。
2019年初至4月18日,中华香港生物科技指数表现优异,涨幅达33.8%,大幅跑赢港股主要大盘基准指数和市场相类似指数。
相较于美国和欧洲资本市场,目前亚洲区内生物科技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港交所上市新规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为区域内生物科技企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上市改革助力打造协同高效的粤港澳核心金融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胡章宏表示,上市改革有助于健全港交所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功能,打造协同高效的粤港澳核心金融圈,推动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跨境资本的自由流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表示,香港股票市场可以依托大湾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吸引相关科创企业上市集资,提升区内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前沿科技研发能力,推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程实认为,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来源和经济增长极。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差异化发展定位不会变,未来也将有更多中资机构扎根香港,加强两地科技、金融双向交流,以开放带动发展。
胡章宏也提出,为了保持香港市场的吸引力,可加设适当的措施,包括进一步完善高效透明的上市流程、加强披露规定等,更加有效地保障投资者利益。同时,完善制度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尤其是以科技创新企业为标的的并购重组,使香港资本市场更加与时俱进、更具竞争力,成为孕育创新公司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