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人”成香港衣襟上的民俗印章——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港澳新闻
    “打小人”成香港衣襟上的民俗印章
2010年03月06日 2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3月6日电 题:“打小人”成香港衣襟上的民俗印章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当时代广场UA影院里正在上画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用3D数码技术将观众带入奇幻世界的时候,与时代广场咫尺之遥的鹅颈桥下,一群俗称“拜神婆”的“职业打手”们,却可以用一只鞋、几张纸,同样让时光倒转几百年,将老香港“打小人”的民俗奇观回放在眼前。

  登上《时代》周刊的香港民俗印章——“打小人”,被视为2009年亚洲安慰心灵的最佳事物之一。今天是农历惊蛰日,鹅颈桥大摆长龙的人潮,足以比肩时代广场里的熙来攘往。涌入鹅颈桥下的全职太太或写字楼里的白领们,纷纷将自己的心愿写入一张或几张纸条,而这些纸条将在这里接受“职业打手”的反复敲打后,最终化为一堆灰烬。

  在中国南方,“惊蛰日”又称“白虎开口日”,鹅颈桥下天天上演的“打小人”有趣一幕将在这一天达到沸点。

  传说“打小人”在三叉路进行会最为灵验,鹅颈桥正处于这样的三岔要冲。约20位神婆惊蛰日在鹅颈桥下开档迎客,其中,名气最旺的梁婆婆和林婆婆档前更是在上午十点多便排出几十人长龙,而据林婆婆请来的助手说,今天最热闹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纸上写上“小人”的名字或其他诉求,交到“神婆”手中,手持高跟鞋、运动鞋甚至凉鞋的神婆们,便可动手“开打”,不仅口中念念有词,落点更是稳、准、狠。今日的鹅颈桥下,不仅有只身而来的善男信女,更有夫妻档、姐弟档同时惠顾,而远道而来的虔诚信徒更带旺了桥下的人气。

  专程从深圳赶来的张小姐虽是第一次光顾,却坚定认为打小人是“文化的传承”而非“简单的迷信”。“打小人可以不去诅咒别人,而是保自身平安,令自己安心,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民俗应该保留。”而另一位香港市民李先生则说,“打小人”过程本身也会有反省或启发。

  据林婆婆的一位助手说,今年来此“打小人”的顾客中,保自身平安的居多,诅咒他人的变少,而由于经济好转,捧场的顾客增加,今年“打小人”的价格达到了50港元,恢复到了金融海啸前的水平。

  惊蛰日的生意大好,令热门摊档都请来了助手。林婆婆就请来了至少三位助手,而部分“神婆”更有“替班打手”助阵。

  有分析说,“打小人”民俗奇观之所以可在香港最繁华的商业区保持着身强命硬的姿态,很大原因在于它对都市民众的心理疏导功能。不过,无论是“中国传统风俗中的心理治疗师”的褒奖,还是香港国际都会衣襟上“民俗印章”的美誉,“神婆”们或许都并不以为然。对于在“车多、人多、尘更多”的鹅颈桥下坚守四季的她们来说,在惊蛰日这一天,应接不暇的生意和大排长龙的客流也许才是一年中最令人心动的风景。(完)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