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门四月十四日电 题:澳门有几多(之二)?
中新社记者 毕永光
游客往往感觉澳门赌场多,教堂多,手信多。但如果在澳门客居久一些,就会发现澳门还有三多:学校多、银行多、报纸多。
学校:操场最“奢侈”
澳门居住人口只有五十三万,却有十所高等学校。澳门的高校都很年轻,最“老”的澳门大学也只有二十几年历史,其前身是一九八一年创办的私立东亚大学。
行走在澳门半岛的老城区,中小学校密度之高令人咋舌。据统计,澳门有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八十六所,其中七十三所为私立学校。澳门私立学校过半为天主教、基督教背景的学校,其他为各社团、坊众、同乡会等机构创办,如濠江中学、福建学校等。
澳门北区有一所夹在重重楼宇中的“菜农子弟学校”,在该区颇有影响。该校创办于一九五六年,顾名思义是招收农家子弟的学校。当年的澳门远没有今天喧闹,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澳门半岛的北区、筷子基、新口岸一带还有大片农地,澳门农民最多时有一千一百多户,基本上以种菜为生。如今澳门寸土寸金,高楼密布,菜农已是“过去时”,但学校的名称依旧。
澳门地域狭小,学校规模自然不大。对很多学校而言,操场是“奢侈品”,有的把楼顶平台围起来作操场,有的则在楼底架空层拓展空间。
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校长庄善裕告诉笔者,“公开大学”这种办学模式在内地还没有,受到内地学员欢迎。因学校场所有限,近年来该校采取与内地大学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生,以满足内地学员需要。
其实经过近二十几年的优化整合,现在澳门的学校数量、结构、规模更趋于合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澳门学校多达一百七十余所,而在校学生总数仅相当现在的一半。
本土、外来银行扎堆淘金
按说在澳门这样的小城,又不是“国际金融中心”,两家发钞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和大西洋银行举足轻重,其他金融机构空间似乎不大。其实不然,现时澳门银行多达二十八家,加上各家的分支机构,在街头的“能见度”很高。
澳门的银行十二家为本地注册,包括在澳门深耕几十年的大丰、永亨、汇业、诚兴等银行,而外来银行既有来自内地的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还有些小型银行如澳门华人银行、必利胜银行等,亦在澳门谋求发展。
除银行外,澳门街头还有十几家持牌兑换店(柜台)。虽然银行也有货币兑换服务,但远不如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兑换店方便。兑换店集中在新口岸一带,店面只需要几平方米,一两个店员搞定。去年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兑换业务热络,换钱常常要排队。
报业兴旺得政府支持
澳门报纸多是笔者作为媒体人的切身感受。澳门有八家中文日报,加上近来正在试刊的《濠江日报》就是九家。除中文日报外,澳门还有《句号报》等三家葡文日报,《澳门邮报》等两家英文日报,另有各类周报九家。若以人均来看,澳门报馆数量数倍于香港。
澳门的报纸以《澳门日报》最具影响力,其他为中小型报。很多报纸每天(周)只出一张四版。虽然澳门报纸多,又有香港多家大报登陆“抢食”,但澳报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各有各的读者和特色,加上政府的支持,形成独特的报业景观。
澳门报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一八九三年,孙中山与澳门土生葡人曾合作创办了以中、葡文刊印的《镜海丛报》。近几十年来,澳门新的报纸不断创刊,但似乎没听说有报馆倒闭,澳门报业兴旺可见一斑。(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