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韩国强奸犯赵斗淳对8岁女童实施残忍性暴力,致使其终身残疾。法院判处赵斗淳12年有期徒刑,舆论指责刑罚过于仁慈,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据韩国《中央日报》近日报道,今年6月7日,韩国发生“第二赵斗淳”事件,一名8岁女童在走廊被犯罪分子拖走后遭到性侵犯。过了近一个月,韩国再爆“第三赵斗淳”事件——一名7岁女童独自在家玩耍,不法分子瞄准机会入室实施强奸。
仅去年一年,韩国遭到性暴力的12岁以下儿童就有1017名,13至15岁之间的则有1447名。韩国民众认识到,传统的刑罚无法让犯罪分子住手,属于治标不治本。“化学阉割法案”应运而生。
“化学阉割”用词不当
一而再、再而三的“赵斗淳事件”,让韩国成了亚洲第一个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的国家。“化学阉割”是各国应对不断发生的针对性暴力犯罪而采取的新举措。今年6月8日,波兰对犯有强奸罪及猥亵儿童罪的男性强制施行“化学阉割”的法律正式生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等数个州已通过对性犯罪者强制实施“化学阉割”的法律。在欧洲,丹麦、德国、英国、瑞士、瑞典也都通过法律,允许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对性犯罪者进行“化学阉割”。
“化学阉割”是一种通过药物治疗降低性欲和性行为次数,以达到预防强奸、恋童癖、性骚扰等犯罪的方法。通常的外科手术阉割,是在男性的阴囊上开个切口,将睾丸取出。而“化学阉割”既不切除人体任何器官组织,也不是一种避孕结扎手术,不“阉”也不“割”,因此“化学阉割”的说法用词不当。韩国国会称,由于“化学阉割”一词有损男人尊严,所以将其改称为“防止性冲动的药物治疗”。
“化学阉割”通常是将雌性激素、抗雄性激素或性腺刺激激素抑制剂注入罪犯体内,使其丧失性冲动,阴茎不再勃起。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将环丙孕酮、醋酸甲羟孕酮等药物以3个月为周期,对犯人进行注射。
环丙孕酮是一种很强的抗雄性激素药物,通过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降低睾丸激素的水平。而醋酸甲羟孕酮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女性注射避孕药物,注射到男性体内后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睾丸激素的分泌量也会减少。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降低男性性欲。
“阉割”也有副作用
20世纪初,人们发现以激素疗法降低男性睾丸素水平存在诸多副作用,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替代激素的药品。1944年,研究人员第一次将类雌激素药物己烯雌酚用于治疗男性病态的性行为,不过后继研究证实,己烯雌酚致癌作用明显,遂被禁用。
20世纪60年代,德国内科医师利用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男性性欲倒错症(又称性心理障碍,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如偏好窒息式性行为等)。抗雄激素类药物均可通过抑制垂体,减少性腺激素的产生,上述环丙孕酮即是其中一种。1966年,约翰·莫尼成为首个使用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性侵犯者的美国研究者。他将药物注射到一个和自己6岁儿子发生性关系的双性恋父亲身上,治疗效果颇佳。与醋酸甲羟孕酮作用原理类似的另一种药物——醋酸环丙孕酮,在欧洲和加拿大大受追捧。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其他用于“化学阉割”的药物崭露头角,比如抗雄激素药物氟他米特、尼鲁米特;促性腺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曲普瑞林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醋酸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不同的是,曲普瑞林会直接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使男性性欲下降,而服用戈舍瑞林等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类药物,性激素会迅速升高,然后慢慢下降,3周后降至最低,最终让男人暂时丧失“性致”。
1981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刊载了一项有关醋酸甲羟孕酮治疗48名性侵犯者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治疗期间,他们对怪异性行为的欲望和性幻想次数大大减少,即便治疗停止,这些人的行为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研究人员据此建议,结合醋酸甲羟孕酮注射与心理咨询的办法治疗性侵者。目前,醋酸甲羟孕酮已成为美国最常用的“化学阉割”药物。
当然,“化学阉割”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它会使男人变胖,骨密度流失。长期接受这一疗法的人容易患心脏病和骨质疏松。另外,男人可能因此在外形上“女性化”,体毛逐渐褪去,乳房逐渐胀大。不过一旦停止药物注射,男性的性功能会恢复正常。
苹果公司“不得不说的故事”
2009年9月,英国时任首相戈登·布朗发表了一份公开的道歉声明。在声明中,布朗说:“我代表英国政府和当今所有自由生活的人,感谢艾伦的工作。我们很抱歉,你应该受到很好的待遇。”原来遭遇不公的就是20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先驱艾伦·图灵。
被称作“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图灵在二战爆发后加入英军,主要工作是利用数学知识破解德军密码。他破译的情报在诺曼底登陆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战后获得了英国帝国勋章。
图灵是一名同性恋者。1952年,图灵和一位19岁青年在家中过夜,没想到对方是个心术不正的家伙,惦记着敲诈他一笔。图灵不肯买账,并向警察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性取向。根据英国当时的刑法,同性性行为属于犯罪,图灵因此被判严重猥亵罪。不愿入狱的图灵选择接受“化学阉割”,却为此变得抑郁不堪,在两年后以毒苹果自杀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据此认为苹果公司的商标“缺了一口的苹果”,就是为了纪念图灵而设。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苹果公司的商标最初是由该公司的CEO史蒂芬·乔布斯设计,商标图案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模样——它描绘的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只苹果下落,预示着万有引力定律即将被发现。
1976年,该商标被一只由彩虹环绕的苹果图案代替,而且苹果被“咬”掉了一口,这一创意来源于图形设计师罗勃·简诺夫。直到1999年,苹果商标才变为单色图案。简诺夫一再澄清,苹果商标只代表知识,无其他象征意义,“咬掉一口”是为了不让人误看作樱桃。
“化学阉割”是否违背医德
近年来,英国、法国、瑞典、德国等国家一直在推行“化学阉割”降低性犯罪率的方法,均取得一定的成效。当然,“化学阉割”在以上国家属于“自选”项目,犯罪分子可以选择坐牢,也可以选择接受“化学阉割”。
尽管“化学阉割”有一定效果,但人们一直在争论其是否违背医疗道德以及侵犯人权。反对者认为,无论性侵犯者怎么罪大恶极,这样做都难免严重侵犯其人权。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曾强烈反对对性侵犯者实施任何药物注射,他们认为“化学阉割”不仅是“残酷、非同寻常”的惩罚,而且在本质上与美国宪法相违背。
支持者则认为,被犯罪分子侵犯后,带着身心创伤生活的人所承受的痛苦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化学阉割”势在必行。(冯国川)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忠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