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俄罗斯杜马将于25日最终审议俄美核裁军新条约

2011年01月11日 2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俄罗斯国家杜马将于1月25日最终审议俄美核裁军新条约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月11日电 综合报道,俄罗斯议会下院(俄罗斯国家杜马)发言人鲍里斯•格雷兹洛夫(Boris Gryzlov)11日宣布,最早将在今年的1月25日三读(最终)审议通过俄美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这一条约被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评价为“数十年内保障欧洲乃至全球安全的基石”,对俄美两国甚至全球的核裁军进程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俄杜马月底前将通过核裁军条约

  俄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又称新核裁军条约)于2010年4月由俄美两国总统签署,在美国参议院于去年12月22日批准该条约后,需要俄议会上下两院批准才能正式生效。

  俄杜马外事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表示,俄美新核裁军条约将经过三读程序,以使议员对该法律草案文本发表声明和提出修改意见。

  去年12月24日,俄杜马一读通过了该份条约,并定于今年1月14日对条约进行二读审议。俄杜马发言人格雷兹表示,俄杜马将在1月25日对该份条约进行三读审议,也是最后一轮审议。

  格雷兹说,俄杜马在审议表决该条约的法律草案时,可能发表相关附加声明。这一做法是基于美国参议院在批准该条约的同时,也通过了在俄美总统所签署的条约草案基础上增加大量修正内容的附加决议。因此,俄方将审查和讨论这些附加决议,并决定是否同样增添内容或修正说明。

  据报道,俄杜马制定出了一份“重大”的附加决议,在主体草案中增加了6项补充条款。三读审议将对2份决议草案进行审议,其中1份有关国际事务,将被送往美国国会进行审核;另1份是关于加强俄罗斯自身防御能力的措施。

  报道称,在该条约获得俄杜马的批准通过后,俄上议院将于短期内批准条约。当俄两院均通过该条约后,该条约将正式生效。

  美参议院批准条约带来“及时雨”

  自去年4月与俄罗斯签署新版核裁军条约后,奥巴马政府一直与国会为是否批准条约拉锯。“反对派”议员援引的一大理由正是怀疑奥巴马政府与俄罗斯密谈反导合作,担心双方一旦达成协议,很可能会在未来限制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令美国国家安全受损。

  去年11月中期选举后,因今年1月开始运作的新一届国会共和党议员人数将大增,奥巴马政府加紧了游说步伐,力争推动国会在今年年底前批准美俄核裁军条约。

  2010年12月22日,兼任参议院议长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当天下午亲自坐镇主持对这一条约的投票,国务卿希拉里也在现场等待投票结果。参议院其后以超过2/3的支持票数批准了这一条约,使得奥巴马政府“心口一块大石安稳落下”。

  报道指出,11月中期选举后,奥巴马政府对部分共和党议员的“车轮游说”见到成效。在22日的投票中,有13名共和党议员没有听从本党领袖指挥,“倒戈”投下支持票,堪称在圣诞节前为奥巴马送上一份厚礼。

  俄美领导人重视条约 核裁军迈出新步伐

  报道称,这一新版核裁军条约获得美方通过,标志着未来美俄进一步削减核武器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并使得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外交政策上赢得一场重大胜利。

  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份条约是近20年来最重要的核裁军条约。他说,该条约将加强美国在防止核扩散、推进世界无核化进程中的领导作用。

  这一条约旨在保证这两个拥有世界90%核武器的国家今后继续削减核弹头等战略武器。条约规定,自批准之日起的10年有效期内,美俄应在第7年后各自将核弹头减至1550枚以下,将战略武器运载工具减至700件以下。

  美俄上一版核裁军条约在1991年7月签署,1994年12月生效,2009年12月到期。

  据称,与俄罗斯签署条约后,奥巴马数次强调确保条约生效是美国外交政策一大目标,也是美俄“重启”关系的关键内容。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去年年底接受采访时也称,俄美签署新核裁军条约是2010年的年度重大事件之一,该条约将成为数十年内保障欧洲乃至全球安全的基石。

  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通电话时表示,该事件将“巩固双方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成果”。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湘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