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1960年代美国年轻人在摇滚乐、毒品和涂鸦中表达自己的愤怒,也在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中寄望更美好的未来,他们相信自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又从来没能摆脱对欧洲古老的贵族文化与生俱来的敬畏和艳羡。作为这个时代的开篇,肯尼迪满足了人们的所有期待
本刊特约撰稿/荣筱箐(发自纽约)
新年伊始,华盛顿的国会山万象更新,旧议长佩洛西黯然离场,新议长博纳(John Boehner)志得意满走马上任,100多名新入阁议员正忙着熟悉场地,疏通关系,每个人都卷起袖子准备在共和党夺回主控权的国会中以各自的方式大展宏图。这幅图景与之前每次国会换届时的兴奋和忙乱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新届议员中少了代表罗德岛16年的帕特里克。
与同僚们相比,帕特里克的地位算不上显赫,他的辖区罗德岛是美国最小的州,他任内曾经因为酗酒和滥用药物3次被送进惩戒所。他在连任国会议员的4届任期中,最大的功绩算是推动了要求保险公司将精神健康诊治费用列入报销范畴的法案,而他最后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却是在去年3月的一次发言中大骂媒体对阿富汗战争关注不足。
即使在议员们动辄情绪激动慷慨激昂的美国国会中,这样怒火中烧乃至声音都变了调的演说仍然让人大跌眼镜。一些网友留言说,帕特里克看起来像一个醉鬼,是他该离开国会的时候了。
那时候他已经决定退出连任竞选了,现在他真的离开了,但他的离开却并不是一次无足轻重的人事更迭,因为他有一个显赫的姓氏:肯尼迪。
作为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前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的侄子、前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的儿子,帕特里克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与这个家族的光荣与梦想不可分割。他外表没有父辈们英俊潇洒,言谈没有父辈们浑然天成,但为了证明自己不辱肯尼迪家族个个成就卓著青史留名的门风,他一直在政界不懈打拼。1988年,刚刚21岁大学还没毕业的帕特里克就当选了罗德岛的州众议员,成为肯尼迪家最年轻的政界新星。
但2009年夏季父亲爱德华因脑癌去世,让帕特里克对政治心灰意冷,他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这也让他再次以自己的方式成为肯尼迪家族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员——作为这个家里仅存的一名政要,他从国会山抽身而退,让肯尼迪这个名字在华盛顿政坛上驰骋了64年之后,第一次消失了,很多人把这看成是一个王朝的终结。
“政界没有了肯尼迪并不会有什么不同,不过像我这样出生于1940年代的人,有生以来第一张选票就是在1960年总统大选中投给约翰.肯尼迪,我们这代人对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感情。”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学院公众观点研究专家穆兹欧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肯尼迪和他的子孙们
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肯尼迪家族的故事是一部集上天的宠爱与诅咒于一身,动人心魄的永恒传奇。
这个故事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末,肯尼迪家的第一代移民老帕特里克.肯尼迪为躲避老家爱尔兰的大饥荒飘洋过海来到波士顿落脚。爱尔兰人坚韧不屈的血液和英俊、聪明又爱冒险的基因让这个家族迅速成为北美大陆上的新贵。到了第三代约瑟夫的时候,从银行到地产无所不包的生意已经让这个家庭富可敌国。因为曾经帮罗斯福在总统竞选中筹款,罗斯福上任后约瑟夫也曾先后被委任美国证监会主席和驻英大使。但这些位子根本不足以满足他的理想,他要的是自己家里出一个总统。
“我们看到的肯尼迪家族后来的辉煌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完全是由约瑟夫一手设计的。”穆兹欧教授说。
在约瑟夫和妻子罗丝养育的4子5女中,与父亲同名的大儿子小约瑟夫原本被老爸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但1944年二战期间,担任海军飞行员的小约瑟夫在前线牺牲,二儿子约翰承担起入主白宫的重担。1947年,29岁的约翰被选为马萨诸塞州国会议员,肯尼迪这个名字正式登上华盛顿的政治舞台。
约瑟夫利用自己的巨额财富、超强人脉和操纵媒体的过人本领,在短短14年后就把约翰推上了总统宝座,由不得旁人不服。从此肯尼迪家族就与美国政治密不可分超过半个世纪,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有5名家庭成员同时担任从副州长到国会议员等要职。
不过老约瑟夫并没有料到,他的家族似乎已经中了魔咒。如果说天生智障的大女儿罗斯玛丽23岁时做前脑叶白质切除手术不仅没有使情况好转反而使她成了永久性脑残,大儿子小约瑟夫命丧战场,二女儿凯瑟琳的丈夫两周后也在战场上阵亡,而凯瑟琳自己4年后与新男友乘小飞机出游时也机毁人亡这些接连发生的灾难还只是巧合,总是与成功接踵而至的劫数在约翰成为总统后就明显得不容置疑。
约翰在任3年就遇刺身亡,曾历任美国司法部长和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的三弟罗伯特前赴后继再向白宫之路进发,怎奈历史重演,在1968年的总统选举中,刚刚赢得加州初选胜利的罗伯特也遇刺身亡,与白宫无缘。四弟爱德华这时候成了家族梦想顺理成章的寄托。1962年,30岁的爱德华当选马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时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天分,但看似畅通无阻的白宫之路却在6年后断送在一次事故中。
1968年夏季,爱德华参加完一个派对,驾车载着28岁的美女蔻波施娜(Mary Jo Kopechne)在风景如画的马萨葡萄园岛上狂奔,一不小心冲到了河里。爱德华在事故发生后9个小时才报警,而被关在车里沉入水底的蔻波施娜这时早就香消玉殒。这次事故成了爱德华人生中的污点,尽管他在40年联邦参议员生涯中赢得了他人无法匹敌的声望,又是肯尼迪四兄弟中唯一活到白发之年的一个,他却终生没能跨出从国会山到白宫的关键一步。
不过,尽管肯尼迪兄弟们都是壮志未酬,却个个不辱使命。从当年约翰担任总统时擎起反种族隔离的大旗,到罗伯特担任美国司法部长期间打击黑帮、推进种族平等,到近年爱德华参议员在奥巴马总统的健保法案通过中立下汗马功劳,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家庭对国家的贡献能与肯尼迪家族相提并论,想想他们的母亲罗丝,她的孩子中有3个是为国捐躯,每次悲剧发生她都从不犹豫让下一个孩子顶上去,这是什么样的英雄气概。想想肯尼迪兄弟们,他们顶着压力让这个国家发生改变,让她越变越好,这是什么样的勇气。我自己之所以后来选择投身政治,正是受了肯尼迪家族的影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国家带来改变。”曾经任《纽约邮报》市政新闻主笔的纽约职业政治顾问乔治.阿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昆】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