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海盗威胁“杀光”韩国人质 欧盟称不效仿“武救”

2011年01月24日 03:4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视频:韩国海军公布突袭海盗行动录像  来源:中央电视台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8名同伴被击毙 索马里海盗威胁杀韩国船员复仇

  按照国际海事机构统计,现阶段,索马里海盗手中劫持有29艘各类船只,总计703名船员沦为人质。

  索马里海盗23日发出威胁,今后将杀死全部劫持的韩国人质,报复韩国军方21日解救货船时杀死8名索马里海盗。

  过去两天内,韩国和马来西亚海军先后在索马里附近海域与海盗发生交火,成功解救出遭海盗劫持的船只。欧洲联盟海军22日表态,考虑到人质安全问题,不会效仿韩国和马来西亚海军,以武力形式解救遭海盗劫持的船只。

  动态:索马里海盗扬言复仇

  据新华社电 索马里海盗23日发出威胁,今后将杀死全部劫持的韩国人质,报复韩国军方21日解救货船时杀死8名索马里海盗。

  一名自称名为穆罕默德的海盗从索马里海盗聚集地加拉德通过电话告诉路透社记者:“我们从没打算杀人,但现在我们要复仇。”

  “主要目的还是钱”

  他说:“我们再也不通过韩国船只索取赎金,我们将烧掉船,杀死船员……韩国杀死了我们的伙伴,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一名自称名为侯赛因的海盗说,他们正把一些人质带往内陆,加强安全警戒。有关转移人质的消息无法证实。

  东非海员援助组织负责人安德鲁·姆万古拉说,海盗感到恐慌时经常转移人质。但他对海盗威胁杀死韩国人质之说表示质疑,“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钱”。

  缘起:两国成功“武救”人质

  据新华社电 过去两天内,韩国和马来西亚海军先后在索马里附近海域与海盗发生交火,成功解救出遭海盗劫持的船只。

  韩国海军解救遭劫货船

  韩国军方21日说,韩国海军特种部队当天凌晨展开突袭营救行动,成功解救本月15日遭索马里海盗劫持的“三湖珠宝”号货船,救出全部21名遭劫船员。营救行动中,特种部队击毙8名海盗,生擒5人。按军方说法,执行救援行动的“崔莹”号驱逐舰派突击队员登船,制服海盗,夺回货船。整个行动持续将近5小时。

  从18日起,“崔莹”号与海盗劫持的“三湖珠宝”号陷入对峙状态。其间,一艘阿曼海军军舰抵达现场,支援韩国海军。

  马来西亚政府22日发表声明说,海军前一天在亚丁湾海域挫败一起劫船行动,抓获7名索马里海盗。

  马来西亚抓获7名海盗

  声明说,“文加·劳雷尔”号运输船悬挂马来西亚国旗,行至距阿曼500公里的亚丁湾海域时遭海盗袭击。船员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后发出求救信号。马来西亚海军随后派遣在附近巡逻的一艘舰船和一架直升机前往救援。

  运输船遇袭不到两小时,海军突击队赶到,与海盗交火,击伤3名海盗,救出23名船员。没有一名突击队员或船员受伤。

  顾虑:人质安全恐遭到威胁

  据新华社电 欧洲联盟海军22日表态,考虑到人质安全问题,不会效仿韩国和马来西亚海军,以武力形式解救遭海盗劫持的船只。

  欧盟海军发言人帕迪·奥肯尼迪22日说,尽管在过去几天内马来西亚和韩国海军先后成功解救遭海盗劫持的货船,但欧盟海军不会改变处理海盗劫船事件的现有政策,不会效仿这两个国家的武力行动。

  “我们以人质安全为优选项。海盗以人质为盾牌,常以杀死人质威胁军舰,”奥肯尼迪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确定,如果我们继续靠近遭劫船只,人质风险有可能大幅增加。”

  采取多战略

  欧盟海军发言人奥肯尼迪说,由于海盗劫船的唯一和最终目的是索要赎金,因此,一般情况下海盗不会对人质下手。基于这一特点,欧盟海军认为以“别国”人质安全受威胁为代价实施武力行动“不值当”。

  奥肯尼迪说,欧盟海军在亚丁湾及亚丁湾以南印度洋海域展开的“阿塔兰塔行动”以护卫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商船为主要任务,同时“保护亚丁湾和印度洋易受袭击的过往船只”。

  现阶段,欧盟海军一共派出4艘军舰在这一海域执行日常巡逻任务。

  按奥肯尼迪的说法,欧盟海军的另一重要战略是,破坏海盗劫船使用的母船组。母船组通常由一艘海盗母船和多艘快艇组成,海盗行动时通常先乘坐母船尾随目标船,而后改乘快艇登船劫持。破坏母船组等同于削弱海盗行动能力。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