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利比亚危机:禁飞区执法演变成斩首行动?

2011年03月22日 06: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3月20日,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从法国土伦海军基地启程,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  

  20日,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行政大楼遭到多国部队的两枚导弹袭击,国际社会对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目标产生了怀疑:是“合法”的禁飞区执法,还是在进行“非法”的“斩首行动”?

  20日,多国部队的两枚导弹击中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行政大楼,其中一枚穿透4层的行政大楼后爆炸。据报道,该行政大楼是卡扎菲用于接待“尊贵客人”的建筑。从CNN传回的画面看,行政大楼虽未被摧毁,但已经摇摇欲坠,无法使用。目前没有传出卡扎菲受伤的消息。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媒体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因为根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但决议没有授权任何多国部队干涉利比亚内战,也没有授权多国部队袭击卡扎菲或其政府领导层。

  换句话说,如果多国部队袭击利比亚防空设施,为设立禁飞区扫清障碍,从法理上讲这是“合法”的。但如果袭击卡扎菲官邸、行政大楼,有“斩首行动”之嫌,这不符合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非法”的。

  袭击发生几个小时后,美军方证实,多国部队确实袭击了卡扎菲的行政大楼,因为该大楼是利比亚政府军队的“指挥和控制中心”,轰炸也是为了“打击利比亚的防空能力”。美军方和白宫一再表示,“卡扎菲本人并非多国部队的袭击目标”,“卡扎菲的官邸也不是袭击目标”。

  尽管得到如此解释,但此间美国媒体和分析人士对多国部队扩大打击目标的做法表示质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8周年。也就在8年前的这一天,美军针对萨达姆及伊拉克其他“政权目标”,利用巡航导弹发动了定点打击,冠名为“斩首行动”。这种“擒贼先擒王”的军事理论在伊拉克得以实践,并“大获全胜”,如今成为美国海外军事介入的经典模式。

  8年后的同一天,美英法等多国部队以执行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为由,对卡扎菲的行政大楼进行攻击。此间有分析人士认为,打击“指挥和控制中心”这一理由有些牵强。即便是打击所谓“指挥和控制中心”,多国部队也有扩大打击范围之嫌。

  有专家指出,多国部队的这一袭击行动,至少产生了两个负面后果。

  首先,这种“明显扩大打击范围的行为”,使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对利比亚动武的意见分歧更加表面化。虽然19日奥巴马政府改变过去一段时间犹豫不决的态度,决定“支持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但美国一不具名的官员透露,这种暂时意见统一的背后,美国政府内部其实有着很大的分歧。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及其副手麦克唐纳等安全决策的关键人物其实不赞成对利比亚动武。他们认为,目前美国两党正在为削减预算问题而争斗,建立禁飞区不仅复杂而且耗资巨大,如果美国深度卷入,国会这一关很难通过。一旦利比亚局势升级,盟军可能不得不卷入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目前美国面对的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远谈不上结束,美国由于近十年来的战争而不堪重负,已经准备从两场战争中抽身,如果再陷入“第三场战争”,不仅在财力、人力上无法承受,还会引发民意的强烈反弹。

  其次,多国部队打击范围“过大”,已经引起了多国联盟内部的一些不满。一直高调支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对多国部队的实际行动也私下表示了不满。

  一些阿盟官员20日在接受采访时抱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部队对利比亚的袭击,“已经超出了设立禁飞区范围”。阿盟秘书长穆萨在接受埃及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对利比亚的攻击与“事前的计划”不符。他说:“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平民,而不是使更多的平民丧命。”

  根据利比亚国营电视台的报道,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空袭已经造成60多人丧生、150多人受伤。大量卡扎菲的平民拥护者涌向一些军事设施所在地,抗议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空袭。(本报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