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 评论员:
当然不会。我相信在五年前的时候,其实在爆发地也举办了很多的纪念活动,应该我们的媒体也都报道了。但是五年前的时候,包括我们都是新闻工作者,但是印象也不是特别深,当时应该是对一个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一个新闻事件的再次回述和纪念而已,但是今年由于福岛核电站的危机,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核危机、和核威胁之间的距离。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你、我,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25周年的一个纪念,来自于对我们自身安全的一种担心,包括对未来核电站的这种运营的一种期待,很复杂的一种情绪,我们今天已经不是局外人了。
主持人: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但是我们更关注今天的切尔诺贝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来连线本台记者杨光,因为他今天进入了无人区。杨光,你今天进入到无人区,先给我们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杨光 本台记者:
好的主持人,今天所有参加基辅纪念活动的记者都是搭乘乌克兰情况部专门的班车,从基辅的市区来到切尔诺贝利的无人区。其间的车程大概是两个小时,很多同行都跟我一样,是第一次进入到这个无人区,所以刚刚出发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好奇,甚至有点兴奋,但是当我们真正进入到30公里无人区的时候,我想很多人跟我的感觉是一致的,大家感觉很震惊,因为没有想到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如此美丽的一个景象,道路两边全都是非常挺拔的树木,非常茂盛的树木,以及郁郁葱葱的草地,大家可能都很难想象到,当人类把这片土地的控制权交给自然的时候,大自然回馈给我们的竟然是一番如此充满生机的景象。当然同时它还伴有死一般的平静,这两者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天所有参加这些纪念活动的人来到这里,也就打破了这个平静,我想这可能也是切尔诺贝利无人区这25年来最有人气的一天。
主持人:
杨光请你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因为我们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面这个石棺,按说只有十年的使用期,但是现在已经有25年了,所以有人说核泄漏是仍然在继续的,那你了解到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杨光:
之前有很多报道都在说这个石棺现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有了一些裂缝,甚至还有报道曾经说,它的石棺已经有了一些塌方,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核物质的外泄,但是所有这些的报道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官方证实。
我们知道现在在4号反应堆这个石棺里面,仍然保留着可能有200吨的高强度的放射性的核废料,这些核废料的放射强度与25年前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衰退。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在看这个核电站的时候,在看这个4号反应堆的时候,今天我也从大概500米的距离远远地看着这个反应堆,就感觉它确实就是像地球上的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爆炸,就像一个恶性的肿瘤在这里。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建造这样一个拱形的石棺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主持人:
好,谢谢杨光。岩松你怎么看?在25年过去之后,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不信任,对这件事情引发的不信任感还有质疑,在慢慢地蔓延,甚至加深。
白岩松:
我觉得今天当我们去纪念它的时候,其实给我们的冲击比25年前要重,起码对于我们周边的很多人来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有这样的几个因素。
第一,在1986年4月26日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种爆炸事件之后,当时的前苏联是隐瞒了一段时间。
第二,当时资讯绝对不发达,我们可能只是断断续续地知道了这样一种信息。
第三,前苏联足够大,2240万平方公里,它发生的这个地方恰恰在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这样的一个交界处,大家都会觉得在资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也会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
第四,当时1986年4月26日发生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时候,中国的核电站建设处在一个什么样阶段呢?一年前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刚刚开工,离并网发电还有好几年,再隔一年,大亚湾核电站才开始开工,也就说那个时候,核电站对我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一个概念。
第五,的确存在一种因素,切尔诺贝利这个事件发生当时,我们对它的认知程度,真的不如25年之后你再去看它。原来事隔25年之后,威胁依然还在,当时我们只知道它立即造成了30人死亡,哪知道造成了几十万人受影响,几百万人受辐射以及相关的影响,这的确是通过时间慢慢累积起来发现,人类自己制造的科技,一不注意会变成一个如此可怕的魔鬼。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福岛核电站的危机,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它之间的距离。
主持人:
我想不管是25年的切尔诺贝利,还是当下发生的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都对于人类这种核电站的建设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国家的应对是什么样的?我们接下来连线国家核安全应急委员会专家组的成员冯毅。冯先生,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爆发的时候,秦山核电站刚刚进行了一年建设,就在当时这件事情对我们国家的核电建设影响是什么?
冯毅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应该说切尔诺贝利发生以后,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际上也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当时我们还是计划经济,从政府到国营企业,认真地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跟踪,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做出了三项重大决策。一个就是我国发展核电的方针不变;同时要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作为我国核电建设的基本方针,在建设过程中要用最严格的管理,最高的质量来建设核电,出现任何偏差必须推倒重来。同时,第三个重要的政策,就是借鉴切尔诺贝利的教训,我国要建立一套核事故应急救援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核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确保发展核电,造福人民。这三条政策应该说一直持续到今天,确保了我国核电的正常的发展。
主持人:
冯先生,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核电发展了26年之后,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又看到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爆发,那这种事情对于我们国家下一步的核电建设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
冯毅:
应该说,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它的背景是一个重大的自然灾害的叠加,地震加海啸造成的,尽管如此,应该说这样一个事故对全球核能界应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特别是处于核电建设春天的我国,应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警醒。我想整个对我国核电发展,我想应该是坚持这么几条。第一,我们要表现出对自然力的这种敬畏。第二,要对我们核电的发展进入深刻的反思,同时积极地跟踪和研究福岛核事故整个过程中相关的经验教训,同时我们还应该用我们的智慧,鼓起我们的勇气,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我国的核电建设。
主持人:
谢谢冯先生,岩松有一句话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这事对于我们未来,你觉得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
白岩松:
是,我也听到很多人说,那就别弄了吧。既然如此危险,咱们国家人又这么多,我们先提供一组数字,你看就是这组数字,是核电在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法国在2009年的时候就占到了75%,在它整个的供电总量当中,核电占到了75%,现在有专家称它都超过了80%,它会出口,像德国等等。韩国占到了34.78%,日本可能最近一段时间报道很多,大家都知道了,占30%,原定是要奔50%去的。全世界的平均水准是多少呢?是占到16%,也就是核电占到总发电量的16%。那好了,在这一系列数字之后,中国占多少呢,2%不到。这个数据摆放到这里你就知道,尤其又有了“十二五”规划,咱们要节能减排,如果指望光靠风电,光靠太阳能等等,恐怕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我估计一定会继续去发展核电,但是由于有了福岛核电站这样一个危机之后,它变得是更加有前提了。
主持人:
人们这种由于25年前的这次核事故和今天的核事故摆在面前的深深的不信任,甚至对它的一种恐惧,怎么去化解?
白岩松:
中国的核电肯定还会向前走,但是更需要前提了,我觉得恐怕有这样三个前提,第一,决策者清晰的决策。因为目前在福岛核电站的发生这种危机之后,我们已经暂停了现在这种在建的项目,你想想全中国现在有28个机组在建,其实一暂停了之后,损失是巨大的,那是要用多少个亿来衡量的,这种暂停会持续多久,因此大家会等待一个清晰的决策信号。
第二,升高。什么叫升高,技术的水准进一步地升高;然后管理的水准要进一步升高;保障要进一步地升高。比如说原来说我们抗震要七级,然后又提高到八级,日本这是九级,复合式灾难我们扛不扛得住?
第三,随着福岛核电站的危机,老百姓对核电的不信任感显著加大,我们怎么去细致地做好工作,绝不是专家说几句我们的核电是很安全的,告诉大家一些,要不厌其烦,甚至要鲜活,拿国外的很多的例子,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做这个信任的工作。这个工作做不了,即使有前两者,有决策,然后有很多的提高,老百姓还是将信将疑,所以我觉得后者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核电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和基础,看能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