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27日出版《环球时报》报道 第16轮中美人权对话今天在北京开幕。“紧张气氛弥漫其间”是西方媒体26日对此次对话最多的描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此次对话召开恰逢艾未未被拘押,美国国务院此前发表的“2010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提出强烈批评。《纽约时报》称,这次在北京召开、却由华盛顿率先宣布的对话比往常“更为紧张”,但实际上“作用有限”。25日,美国还宣布下月在华盛顿召开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西方媒体对该对话的期望值普遍不高。《纽约时报》23日以“中美人权对话紧张先行”为题称,此次对话已经透露出几个紧张信号:对话在北京召开,却由华盛顿率先宣布,违反外交惯例;华府22日爆出对话的召开时间距离对话召开只有几天时间。文章还称,最近的迹象表明,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的作用非常有限,成了“讲行话的地方”,“通常是西方国家指出中国的问题、拘押了哪些人,中国反击说中国是法制国家,这些人触犯了法律”。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王帆26日对《环球时报》这样说。他表示,中美两国之间的对话机制超过60个,人权对话只是其中之一,期待人权对话对中美关系起到多重大的影响肯定是不现实的。但双方能坐下来谈是件好事,就算不能促成相互理解,起码可以确定分歧究竟在哪,消除不必要的误解。王帆说,人权是中美关系分歧最大、积怨最深的领域之一,美国的问题在于,它总摆出一副教师爷的姿态来教训别人,但自己的问题却没解决好,这使它教育别人的资格大打折扣。
人权问题近期导致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国务院4月8日发表国别人权报告批评中国,中国9日发表《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予以回击。据法新社25日报道,刚退休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24日也撰文指责美国在人权问题上“伪善”,称美国人权现在处于“灾难状态”,美国不是“世界的人权法官”。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陈一鸣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本报记者 刘 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