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我觉得还是一个传染效仿效应,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部分年轻的失业者,他们对社会的这种、对政府的不满意(程度)差不多,这个地方一发生(骚乱)以后,新的通讯工具可能也是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列入失业的人,不完全就是黑人失业了,英国这次失业率很高的,有20%的年轻人都没工作干。整个对社会不满意,是什么人对社会有这么大的不满意,我讲有所谓三种人:一种是青年失业者,这是特别大的一个问题;第二种人就是移民群体,甚至说他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了,他已经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根本就没有(受到)他的父辈对过去那些(事情的)影响,所以他现在迫切希望和其他英国人一样的生活,但他移民的帽子摘不了,种族问题;第三种人就是贫困阶层,金融危机以后,经济整个衰退,社会的发展有问题的时候,这些人是首当其冲的,收入少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这些人如果他觉得没有希望的话,那是最可怕的了。
主持人:
有统计显示,这一次被抓捕的人当中,70%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这就提出一个16岁的概念。16岁其实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有底层的很多年轻人到这个年龄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去接受学校教育了,而要走向社会寻找工作,能够提供这个年龄、这种教育程度的工作岗位又几乎是零,所以这也可能是他们由于无望走上街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播放短片)
当地居民:
七点左右我开车经过这里,已经看到年轻人在这里闹事,乱砸商店。
目击者:
我们看到那些人,一些孩子,14岁、13岁的样子,就直冲向商店,砸碎玻璃窗,然后所有人尾随其后,不断抢东西,跑出来。
解说:
孩子和年轻人抢劫、纵火、袭警,蔓延多地的骚乱中,人们注意到其中晃动最多的是年轻人的身影。据伦敦警方透露,在逮捕的685名涉嫌参与骚乱的人员中,其中70%都是不超过20岁的年轻人,甚至还有1名11岁的男孩儿,监狱内已经几近饱和。
这是伦敦警方提交的一段录像,几个年轻人围着一名被石块击中受伤的路人,多名青年簇拥上去假装关心伤者,其实他们是去偷盗伤者的物品,得手后扬长而去。像这样在骚乱中肆意滋事的青少年还有很多,不少孩子将犯罪现场照片放在网络上炫耀,还利用免费加密信息的黑霉手机联络洗劫地点,这都让伦敦警方头疼,他们在网络上公布了犯罪录像截图,希望民众和知情者检举。
西蒙•福伊(伦敦警察局骚乱事件应对指挥官):
我们公布的一些图像是在告诉骚乱分子,我们已经盯上你们了,我们将会找到你们,我们将会追查到你们。
解说:
在已经出庭被控偷盗罪和破坏罪的32名被告当中,年轻人包括几名在校大学生、一名青年工作者、一名大学毕业生和一名应征入伍者。为什么英国骚乱的主要参与者都是年轻人,他们的怨气何来?有英国当地媒体分析,他们是社会遗忘的年轻人,由于政府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支出大幅削减,英国大学学费提高,年轻人失业率不断攀升,一些年轻人感觉自己是社会弃儿。英国一家调查公司最近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由1500名13岁至25岁的年轻人参与的问卷调查显示,近1/4的英国年轻人对他们的未来感到失望,有不到1万的年轻人对未来5年拥有稳定的工作持有信心,另外有72%的英国年轻人认为他们能找到的工作太差。
英国失业年轻人:
但是我希望奇迹能够发生,但是现在我还是没有工作。
泰格曼(指导青年就业的工作人员):
你必须一直试一直试,我总是跟年轻人这样说。如果你一天发了10份简历,也许只能得到一次面试机会,但当大门在你面前被重重关上,你很难保持这样的动力,所以对这些年轻人来说真的很难。
解说:
而更让人深思的是,此次参加骚乱的年轻人中,除了失业青年和流浪汉,还有一些打扮入时的年轻女孩儿和经济宽裕的年轻人,他们抢劫时甚至开着好车,呼朋唤友而去,然后变卖抢来的东西。
主持人:
这次骚乱的主体是底层的年轻人,人们发现他们没有具体的政治诉求,也没有具体的攻击目标或者是人群,他们甚至焚烧的是自己居住的公寓,抢劫的是自己平常买东西的商店。虽然也有年轻人提出了所谓让财富再分配的口号,但人们发现,他们所谓在分配的财富是什么呢?电子玩具、巧克力或者是蛋筒冰淇凌,幼稚吧。但是并不可笑,因为这种幼稚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场骚乱的不可控性。
我们再一次连线本台记者汤晔。汤晔,你好。
汤晔:
你好,小萌。
主持人:
在首相卡梅伦今天的发言当中,有没有提到青少年人群这个特定的人群?
汤晔:
他的确提到了,他说对这一部分是我们社会缺失的责任。首先他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来管束自己的孩子和学校里的孩子,主要我们这些为维持秩序,卡梅伦说我们需要重塑家长和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我们应该受到尊重,长辈应该受到尊重。卡梅伦说,尽管我们不是要回到50年代以前,那种可以体罚孩子的时代,但是对孩子没有一些惩罚,平时没有任何这种教训是不可以的。所以他在今天的讨论当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也向记者和社会公布了这方面的情况。
主持人:
在英国社会来讲,青少年人群静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汤晔:
本身青少年在英国社会就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群体,所谓他们的青少年一般是指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经常被英国的普通民众称为小野兽。他们经常是追求时髦,不管是在哪个阶层,孩子们都是追求时尚,都想走在时代的前列,比如说有最新的电子玩具,有最新的电影、图片,他们的求知欲还是很强的,所以他们都想获取。但是处于底层的这些青少年,他们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而且往往他们的家庭当中,这些孩子的数量是比较多的,家长根本没有能力来管束。而在学校里又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自由,而且在这些贫困社区的学校里经常有学生欺负老师的情况,而且老师经常是处于被动的,说我要去控告你,你为什么这么欺负我,所以整个师道尊严在他们这里是不存在的。
再有,在这次骚乱当中,这些骚乱分子的心理,最近心理学家,还有犯罪心理学也有所研究,发现他们这些孩子没有一定的政治诉求,许多人这一次是第一次参加骚乱。为什么参加骚乱?第一个是群体的效应,因为我的同学、我的伙伴,平时一起玩的朋友们都去参加了,那肯定这个事情很好玩,我也要去参加,所以一纠集就一大片。再有,他们通过抢劫已经发财了,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电子玩具,明天我也一定要去,这样第二天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再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高失业率,英国的中学毕业是16岁,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以后就面临着一个找工作的问题。
主持人:
因为时间的关系,谢谢你介绍的情况。
其实也有人说在英国社会,如果是在街上被未成年人挑衅,你还击很可能会因为伤害未成年人而被投进监狱;而如果是未成年人攻击了成年人,可能也就是几天就被放出来了。所以在英国社会当中,这些未成年人被称作是被惯坏的一代。当然也有人说,如果是一味地去妖魔化青年人,或者不给他们以同情,恰恰会带来愤怒和对社会的疏离。
一位英国伦敦的前市长就说,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现在感到绝望,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当然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时候,才会变得失控和可怕,让他们有参与感、有希望,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好的,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