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面颊上的一滴泪”——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对泰姬陵的盛赞。但这见证旷世爱情的泰姬陵恐成印度之殇,目前正面临倒塌消失的危险。
据英国媒体报道,拥有358年历史的印度名胜泰姬陵,其木质地基开始腐烂,部分墙壁已出现裂痕,围绕陵墓的4根尖塔也出现倾斜。当地国会议员、历史学者及环保人士联合发出警告,称当局若不采取紧急措施,泰姬陵可能在5年内倒塌。
无独有偶,此前就有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苏丹地区的金字塔正慢慢陷进沙堆中,西伯利亚地区的木乃伊正在腐烂,就连玛雅时期的寺庙也面临着倒塌的危险。很多地区的世界性历史古迹面临毁坏,向人类文明的延续敲响了警钟。
这场古迹倒塌危机究竟缘何而来?
早在去年,印度政府的调查报告就表明,泰姬陵存在整体下陷的风险。由于周遭的观光建筑业者滥抽地下水,流经泰姬陵的亚穆纳河水位不断下降,木质基础结构开始老化,起支撑作用的木桩也日趋腐烂,这使地基开始不稳并愈发脆弱。而白蚁对木质结构的侵蚀则是雪上加霜,加大了泰姬陵的倒塌隐患。
此外,连年来的工业、交通发展和过度砍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污染程度的日益加重,使亚穆纳河日渐干涸,但印度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却效果不佳。1998年至2000年年间,政府曾出资9000万英镑实施泰姬陵保护项目。2008年,印度相关专家使用富含石灰的“木尔坦泥”,为泰姬陵做“面膜”,清洁受城市污染而变黄的表面,同时还曾出资3000万英镑治理亚穆纳河河水污染。但这些高投入的行动均未能消除泰姬陵所面临的威胁,有“完美建筑”之称的泰姬陵恐将难续永恒。
在古迹保护方面,美法日韩等国的措施值得借鉴。这些国家重在立法,确保经费投入的效率,且机构明确,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古迹的维护情况,而印度在“全民保护”的觉悟上还相对落后。
泰姬陵的“消失”是势在必然还是危言耸听?“印度考古调查”组织近日发表报告称,通过对泰姬陵的定期检查,表明陵寝暂无倒塌之虞。但也有历史学家质疑“过去30年当局不准任何人进入泰姬陵视察”是印度政府公然隐瞒实情,因为亚穆纳河是泰姬陵建筑设计的一部分,河水干涸势必会导致“河死陵亡”,泰姬陵的未来的确堪忧。单 青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