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现可圈可点
中国为使会议取得成果,表现出极大诚意,既坚持原则,努力维护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获得积极评价。
在小组谈判中,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苏伟代表“基础四国”和“77国”集团发表了讲话,强调了两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必须坚持落实资金援助。
5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正式宣布,2020年后中国愿意有条件接受强制减排协议,这些条件包括:
一是必须有《京都议定书》和第二承诺期;二是发达国家要兑现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监督和执行机制;三是落实适应、技术转让、森林、透明度、能力建设等共识,建立相应的机制;四是加快对各国兑现承诺、落实行动情况的评估,确保2015年之前完成科学评估;五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的原则,确保环境的整体性,中国将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建议立即引起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官员和非政府组织等均给予积极评价。
气候谈判非洲国家集团主席托西姆帕努-姆帕努说:“中国正在讨论(强制)减排方案,我们对此表示欢迎。中国的五年规划已经确定了温室气体削减目标,中国正在推动气候谈判进程。”他还说,按照《公约》要求,各国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已经作出了表态,发达国家也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出领导力。
“气候公平协调者”负责人哈尔吉特辛格说,同美国相比,中国的气候政策更为有力。中国已制定许多强制性法规,节能减排,加大绿色经济投资。“尽管中国还没有加入强制性减排协议,但是已经做了应该做的。”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道路上面临巨大挑战,任务极为艰巨,但中国通过制定规划,逐步推动国内的自主减缓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为其他国家可资效仿的榜样。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举办“中国角”活动以及开展一系列公关攻势,积极展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就、政策,宣传了中方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来自中国企业的代表也活跃在会场的“中国角”等场合,以开放心态积极接受各国记者采访。它们还通过举办酒会、讲座和论坛,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代表参加德班气候大会,就是希望将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与国际同行交流,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会议不会无果而终
会议期间,数以万计的示威者聚集在德班国际会议中心周围,要求发达国家对应对气候变化表现诚意,呼吁会议取得进展,这一呼声犹如重锤敲打警钟,振聋发聩。
如果说,与会者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普遍认为,解决气候变暖刻不容缓。基于这一点,每个国家都不希望会议无果而终。正如南非总统祖马所说,德班会议必须作出决定,否则就是对全人类不负责任的行为。
菲格雷斯透露,会议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即会议“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谈判合并文本已经正式出炉。如果德班气候大会能达成什么协议,这份130页的合并文本将是协议的基础。
此前菲格雷斯表示,会议对适应性问题的磋商已取得较大进展,目前与会各方成立了六个工作组,正在完善有关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性能力建设的方案,即将产生“坚实的、积极的成果”。她表示,这些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适应性问题是指,在气候变化已成现实、引发各种气候灾害的背景下,人类如何适应这一环境,减少损失、继续发展。在气候灾害面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防范、预警和救助能力相对脆弱。因此,它们在德班气候大会上多次强调适应性问题的重要性。
菲格雷斯所说的这些“进展”可能将是会议取得的最可靠的一个成果。据会议8日发布的最新消息,德国和丹麦已承诺分别向绿色气候基金提供4000万和1500万欧元的启动资金,它们是发达国家中最先明确表示提供资金的国家,这无疑给被悲观气氛笼罩的大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同日,斯特恩说,美国将“全力支持绿色气候基金”。这表明,本次大会焦点议题之一“绿色气候基金”启动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
行动还是扯皮,这是个问题。全球密切关注德班气候大会,截至本刊发稿时,大会仍在进行,期盼大会产生突破性的实际成果。(于大波 陈勇 李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