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调整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小到棋盘牌局,大到国家博弈,这九个字的智慧历千年而常新。
身处全球化时代,中东民众和各国人民一样,对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有着强烈的渴求。带着迷惘与希望,一些国家开始了艰难的政治重建:突尼斯制宪议会选举、摩洛哥立法选举以及埃及人民议会(下院)选举陆续进行,利比亚、埃及和也门的临时政府相继登台……动荡沉浮中,阿拉伯世界踏上了痛苦的变革之路。
中东的风起云涌,似乎并未阻挡美国“战略转移”的步伐。5月,策划“9·11”袭击事件的本·拉丹死于美军枪下,一个时代的恐怖主义符号就此终结。十年间,美国先后发动两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试图卸下反恐包袱的美国先后开启了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撤军进程,以“重返”其从未真正离开的亚太地区。
美国昔日的冷战对手、今天的俄罗斯并没有放弃重振大国雄风的梦想。11月,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朝普京此前提出的“欧亚联盟”构想迈出重要一步。与此同时,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也在调整: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俄采取严厉反制措施;在中东盟友叙利亚遭受内外交困之时,俄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启程远航,目标直指地中海。
野火般蔓延的欧债危机,让欧盟各国领导人变成了“救火队员”。今年以来,欧盟成员国首脑频频会晤,各种峰会接连不断,主题都是:救欧元,解危机。从出台短期救助方案,到大砍各种福利和社会开支,再到建议制订新的欧盟条约。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行动中,欧洲模式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对欧洲而言,问题不在货币,”在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看来,危机终将迫使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
“在布鲁塞尔峰会上,欧洲领导人前所未有地请求中国动用外汇储备,把欧洲拉出债务深渊。”美国《时代》周刊这样写道,坐拥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在去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成为债务国追求的对象。然而,正如中国副外长傅莹所言,欧洲不是没有能力救自己,中国拯救欧洲的问题并不成立。
中国不可能成为欧洲的“救世主”,但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正改写着世界的经济版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主和借债人的角色转换以及投票权的变化,或许更能反映世界经济力量的此消彼长:2005年和2007年,俄罗斯和巴西已经分别偿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如今,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资本富裕国”,欧洲则不得不向其寻求帮助。“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历史上首次直接救援比它们先进的国家”——一家法国媒体的评论一针见血。
面对新的经济与政治现实,西方国家需要调整的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拥有平等发言权的二十国集团,已经取代了有“发达国家俱乐部”之称的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在德班的挑灯夜战中,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联手非洲集团,在与发达国家的博弈中坚持原则,使气候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