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后京都时代"的日本失落 气候外交大国风范不再

2011年12月14日 18: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东京12月14日电 题:“后京都时代”的日本失落 气候外交大国风范不再

  中新社记者 孙冉

  在刚刚结束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日本政府在气候外交上“败走麦城”。由于《京都议定书》以京都为名,是世界上少数以日本地名命名的国际重要条约,日本官方与民间此前普遍以此为荣。

  而如今,在德班,《京都协议书》却成为日本政府不堪回首的一面。在这次会议上日本政府态度更为坚决的重复了去年在坎昆大会上的态度,明确表示反对“单纯”延长《京都议定书》,即便《议定书》在德班会议上获得延长,日本也不会参加。

  对此,日本媒体12月12日直接批评称,日本是德班气候大会的 “罪人”,而中国在大会上积极参与决策和争论,被赞誉为“全球减排的积极行动者”。

  近日,日本媒体普遍忧郁彷徨。他们认为在气候问题上日本的影响力已经急剧的下降。日本的坚决抵制,可能会在世界上被孤立。

  日本共同通讯社则曾不无遗憾的评论,中国在德班大会中取得了主动权,无论从会议上“中国角”的开辟还是提出的方案,都始终牢牢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与之相比较,日本在此次德班会议上的角色颇为尴尬。

  日本政府官员也坦言,“日本在会议中的存在感减弱让人头疼。无论是谈判还是实际的全球变暖对策,日方都受到冷遇”。

  日本政府在气候外交上的失败源于鸠山由纪夫内阁。

  2009年,日本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做出承诺,以1990年为基数,到2020年削减25%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是日本政府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承诺。但此一承诺却显露了鸠山内阁在政治上的天真,他并没有在日本国内广泛征询意见,此承诺随后遭到日本产业界的反对。日本社会平时比较注意节能环保,所以在1990年的基础上再削减25%的排放量,日本社会各界都认为会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鸠山下台后,日本政府随即改弦更张,从各个方面否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于是,在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上,当日本代表团公开否定《京都议定书》的时候,招来多国抨击。国际舆论对日本政府的出尔反尔表示不能接受。自此,日本在气候外交上的主动地位日益被削弱。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东北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其他核电站也相继关闭。日本国内的电力缺口很大,只得启用火力发电站,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据东京电力公司的测算,仅代替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火力发电站,每年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2100万吨,占日本全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8%。算上别的核电站,日本今年的排放量肯定超标。日本政府已经到了不得不放弃《京都议定书》的时候。此外,日本承诺到2020年减排25%是以日本计划新建9座核电站为基础的,此次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已经影响了日本修建核电站的计划。在此情况下减排25%简直是天方夜谭。

  曾几何时,《京都议定书》曾作为日本大国责任的标志,让日本民间和官方普遍引以为荣,而如今,面对加拿大的退出,国际上更觉得日本成了京都协议的叛徒。

  而另一面,1997签订《京都议定书》时,正是自民党桥本龙太郎执政时期,那时候桥本对日本大企业控制力颇强,当时日本对自己的经济展望也颇具信心,所以觉得自己能够承担起对世界许诺,甚至于做领头马的作用。而如今,日本受到福岛大地震和海啸冲击,经济更陷低迷,加之政府领导班子的频繁更迭,日本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自信已经没有了,大国地位也正在远去。

分享按钮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