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外媒称中国崩溃论可以休矣 做空中国乃竹篮打水

2012年02月02日 08: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0日文章】题:中国崩溃论可以休矣

  “中国熊”预言从未应验

  自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开始指向中国拉动以来:观察家就一直为中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绞尽脑汁。很多基金经理都忙着做空中国,只是这帮“中国熊”叫唤了至少20年,却也落空了20年。也许下一次中国不是硬着陆也不是软着陆,而是根本不着陆。西方的经济学家犯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把经济史学的那套陈腔滥调搬到中国模式上来,用过去统计学的数据,来预测中国经济的增长或者崩溃。把西方经济学的这一套生搬硬套用来解释中国经济,结果越说崩溃,中国经济反而发展得越好。

  中国经济需要保持9%的增长率才能保持稳定的就业率。在过去1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长率,这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强大的续航能力,甚至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亦是如此。如果我们从中国1993年起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中国打破了无数“中国熊”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成见。

  中国政府在管理高速发展的经济方面功不可没,远远不是许多“中国熊” 眼中的乏善可陈。诚然,北京也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世界上又有哪个政府是没有错误的呢?中国经济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损伤,这一点本身就很了不起。眼下全球经济增长全靠中国高速前进,所以“中国熊”大可不必如此幸灾乐祸,我们应该寄望中国经济平稳过渡。

  中国经济续航能力强

  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到底如何?眼下,“中国熊“的观点非常时髦,“硬着陆”的迹象很多:银行过度扩张信贷,房地产开发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三分之二。可是这一切不能抹杀中国经济的一些强大优势:中国的房屋购买不像次贷化的美国,现金比率很高:自2000年以来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人均实际产出年均增长10%到12%。这也就是中国经济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强劲续航能力的原因。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裴敏欣指出,中国的银行业拥有无限量的低息资本供应,因此能够在房地产上谋取利润,通过无穷无尽的信用扩张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2010年有报道说,中国有6500万套空置的住房,购买的目的不是居住而是套利。破裂的房产投机泡沫把美国经济拖入了谷底,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但是中国的情况与美国、英国等国家有所不同,在中国购房的现金比例相当高,不存在西方次贷化的高杠杆;而且中国政府出台了限购令之类的举措打压投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房市泡沫已经进入了逐渐破灭的轨道,而且由于房市的产能长期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压低了租金,对缓解泡沫也很有好处。

  做空中国乃竹篮打水

  其实中国的银行业,正是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经济调控工具,不管你能挑出多少毛病,这些国有银行几乎能向市场无限量地注入低息资本,在经济危机时也没有问题,这是美国所做不到的:奥巴马求爷爷告奶奶地要求美国银行界多放信贷,可它们宁可把钱用来发奖金也不愿意借给企业。这也是中国经济为什么能逆流而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比起西方政府,中国政府调节市场快慢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更大,手段更多,也更加收放自如。

  而且中国老百姓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2010年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会有显著增长。到2015年,国内消费占GDP比重将从33%上升到50%。这种转型会为目前外向型经济的中国,提供新的高速增长引擎。

  总体说来,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充裕的资本流动性,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潜力无限的中产阶级,这一切似乎都说明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那些做空中国的“中国熊”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著名的“中国熊”吉姆·查诺斯甚至没有到过中国,建议他到中国走走,亲身体会一下中国经济的独特之处,要不然妄称“中国专家”是很可笑的。(中国商务部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常务理事吴迪 美国化解国家风险咨询公司总裁丹尼尔·瓦格纳)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