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披露苏丹中国工人获救经历:堪称“完美”营救

2012年02月10日 08:2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肯尼亚当地时间8日18时许,在内罗毕经过约24 小时的休整后,29 名在苏丹劫持事件中获救的中方人员搭乘卡塔尔航空公司QR533号航班,经由多哈飞往北京,返回他们日夜思念的祖国和亲人身边。

  中国政府前方工作组组长、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邱学军评价此次的救援活动“到目前为止,非常圆满”。他强调,这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

  “一次优秀的合作”

  邱学军说:“在我驻苏丹、肯尼亚、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等使馆以及我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常驻日内瓦代表团等各方的全力配合下,在苏丹、南苏丹等有关国家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有关方面的不懈努力下,并在肯尼亚、联合国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支持关心下,事情取得了比较圆满的进展。”

  邱学军特别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予以此次营救活动的帮助提出感谢。“这次国际红十字委员会总会和驻内罗毕办事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在这次营救过程中体现出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专业的职业素养,”邱学军说。

  负责此次救援接运工作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肯尼亚首席代表克里斯托弗·吕迪认为。经过各方紧密协调,此次救援成功完成,“是一次优秀的合作”。他高度评价了中国驻肯尼亚、苏丹使馆间的沟通与合作,认为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能协调完成好如此人数众多、政治关系敏感复杂的营救任务,堪称“完美”。同时,吕迪对被劫持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也表示满意。他说:“这是类似行动中被劫持人员情况最好的案例之一。”

  1月28日,中国水电股份公司(中水电)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西北部的一个公路项目工地遭到苏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袭击,当时工地上共有47名中国员工,其中29名员工被反政府武装劫持, 17名员工成功脱险,另有一名员工不幸中弹身亡。

  在北京、喀土穆、内罗毕,甚至在日内瓦,为了让这29名中国工人尽早获释,每一条战线上的外交人员都在争分夺秒进行着各种会商和斡旋。劫持事件发生后第三天,一个由外交部牵头、国资委派员参加的6人工作组,便从北京奔赴苏丹协助开展营救工作。

  1月31日,外交部副部长谢杭生在北京召见苏丹驻华使馆临时代办伊萨,就中水电苏丹项目部遇袭、29名中方人员遭劫持事件提出紧急交涉,敦促苏方应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大局出发,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加大解救力度,尽一切可能确保中方人员安全,并为其尽快安全获释创造条件。

  2月初,有关使馆按照外交部指示,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取得联系,成功和被劫持人员进行了通话,对于传达党中央和政府的关心、平复中方人员情绪、维持获救信心起到关键作用。

  四位一体建机制

  当劫持事件进入第七天,中国驻苏丹使馆继续通过某些渠道向反政府武装传达了各种信息,包括希望他们首先释放被劫持人员中的2名女性和其他身体虚弱人员。“要求对方释放部分中方人员是我们设想的多种方案之一,使全部人员获释一直是我们积极争取的目标,”驻苏丹使馆某负责同志说。

  而几乎同时,中水电的母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电建集团)也从国内派出5名高层人员组成企业应急处置前方工作组,前往苏丹配合协调营救工作。

  工作组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志说:“劫持事件发生以后,集团公司各层领导都非常重视。我们一行五人, 2月1日从国内出发,先是赶到苏丹,而后又在7日清早来到内罗毕打前站。”据他介绍,他们5人小组将全程陪同员工,直到安全抵达祖国。

  在备方的努力下,营救工作终于在7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日凌晨,中国政府前方工作组、中国驻肯尼亚使馆、中电建集团前方工作组备派出一名代表,连同吕迪和一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医生,搭乘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内罗毕办事处提供的包机飞往苏丹南科尔多凡州,迎接即将在那里获释的29名中国员工。

  谈到这29名中国公民的安全获释,邱学军说:“中国政府本身就是执政为民的政府,中国的外交事业也要贯彻外交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随着中国对外交往活动的不断增多,对于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安全保护、领事保护也日益重要。从机构上来讲,外交部成立了领事保护中心;从机制上来讲,我们还有相应的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

  邱学军指出,目前,我国正逐渐建立由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和企业四位一体的领事保护机制。希望通过机制建设,特别是通过预防性的领事保护工作,尽量减少海外伤害事件发生的概率。他说:“希望我们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公民既能够安全地走出去,又能够安全地走回来,以更好地促进中外人员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编辑:刘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