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持续严寒难改变暖 北极冷空气爆发南下是直接原因

2012年02月15日 01:3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持续严寒难改变暖北极冷空气爆发南下是直接原因
    2月2日,在塞尔维亚西南部城市乌日策,一名男子从布满冰柱的窗口向外张望。 新华社发

  持续严寒难改全球变暖

  新闻背景

  这个冬季,低温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北京迎来十年来最冷元宵节。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这是自2010年以来北京发出的首个寒潮预警。尽管北京的低温远不及欧亚地区的强寒天气,但两者都与北极气压变化有关。

  都说全球变暖了,可为何冬天还如此之冷呢?难道是全球变暖真的停止了?针对这些问题,权威气象专家为读者解开疑惑。

  我国今冬气温是近27年来次低值

  入冬以来,欧亚部分地区遭受4次寒流袭击,持续低温已超过20天,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创历史新低;严寒暴雪造成乌克兰、波兰及日本等国近400人死亡。

  我国气温明显偏低。北京的低温同属于北半球严寒暴雪天气。北京有6天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其中1月23日出现了入冬以来最低气温,零下13.3℃。

  北京和全国范围内,在1月下旬出现最低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从去年12月1日至今,我国平均气温是-5.5℃,比常年同期偏低,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偏高,也就是说,今年冬天不如去年冬天冷,但气温也是近27年来的次低值。从历史情况来看,今冬也算是比较冷的冬天。内蒙古满洲里、新疆轮台、西藏贡嘎日最低气温分别达-44.9℃、-25.6℃、-17.0℃,创历史新低。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表示,这段时间欧亚地区比较明显的严寒天气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发生的范围广。不光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日本在内的亚洲东部地区,中欧、东欧以及中亚部分地区也发生了大范围的严寒天气。二是持续时间长。截至目前,已经持续近半个月的时间,像日本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三是创造了低温极值。如,乌克兰和我国的满洲里等地出现极端低温。四是灾害影响很大。欧洲地区死亡人数之多是近年来非常少见的。

  张培群强调,此次低温严寒天气也不是绝无仅有的,近年来基本上每年1月份都会发生一次,只不过目前这次比较强,但不如2006年强。

  北极冷空气爆发南下是直接原因

  “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都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链。”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峪认为,近期欧亚严寒和暴雪主要是极地冷空气爆发南下造成的;同时,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及西北太平洋上空的水汽输送,与北方强盛的冷空气汇合,为这些地区暴雪形成推波助澜。

  陈峪解释说,当北极涛动为正位相时,极地地区和极地外的中高纬地区气压场形成“南高北低”形势,冷空气滞留极地;相反,当北极涛动为负位相时,形成“北高南低”形势,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给中高纬地区带去寒冷天气。

  1月开始,维持了长达四个月正位相的北极涛动逐渐减弱,1月20日左右迅速向负位相发展,之前一直停留在极地的冷空气爆发南下。由于在欧洲、日本至西北大西洋一带高空气压相对较低,行成两条冷空气南下的有利路径,使欧洲、日本出现了罕见的寒流暴雪天气。同时,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及西北太平洋上空的水汽输送,与北方强盛的冷空气汇合,也为暴雪形成推波助澜。另外,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东亚冬季风偏强等因素也有利于日本气温偏低。

  世界气象组织2月7日发布消息说,根据成员气象组织提供的信息,近期欧亚大陆部分中纬度地区出现的寒冷天气与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现象——“北极涛动”的变化密切相关。近一段时间以来,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导致冷空气南侵至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而暖空气则北上北极地区,出现“南寒北暖”局面。

  总体数据表明全球仍处于变暖状态

  低温严寒天气的频繁出现,人们对“全球变暖”质疑声迭起。

  孙军表示,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经常会有比较极端的天气发生,“这些极端天气,包括极端高气温的高温、热浪,也包括极端低气温的寒潮、大到暴雪。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全球偏暖、气温偏高,但某一个时段内,会有极端冷的天气发生”。

  张培群认为,全球变暖是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式上升为特征的,存在年际(不同年份)和年代际(十年周期)的波动。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资料数据显示,近百年(1906-2005年)来,1920-1940年是一个增暖的峰值时期,上个世纪70年代至上世纪末是另一个明显的增暖时期,而20世纪初的20年和1950-1970年是相对的冷期。

  有研究认为,1999年以后全球气候变暖进入一个停滞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认为,现在得出这一结论为时尚早。而陈峪则认为,小冰期的时间尺度长达百年,其影响范围也是全球性的,部分地区一次或连续几次寒流的持续时间仅属阶段性的气候波动,不能因为部分地区阶段性低温天气就说明小冰期已经来临。

  尽管目前欧洲正经历严寒,但这次寒流天气持续时间远不如2009年至2010年的冬季。与此同时,冬季以来,同属北半球的北美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1~4℃;1月,北美平均气温-2.6℃,较常年同期(-5.2℃)偏高2.6℃,为近65年来的第2高值,较2006年偏高1.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连日出现反常高温,长滩机场气温超过30℃,打破了最近40年的纪录。

  从目前的监测来看,气候仍处在变暖的状态之下,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11年全球平均气温偏高1.0℃。观测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没有因部分地区某个时段出现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

  延伸阅读

  今冬严寒正是全球升温之果?

  欧亚大陆严寒灾害持续,对于其中的深层原因各国气象专家也给出了各种解释。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专家认为今冬的严寒天气可能恰恰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结果。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拉姆斯多夫表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体积减少。极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层覆盖,其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这样,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向北半球大陆地区进发,导致地区气温骤降。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称,有气象专家指出北半球部分地区出现寒冬并非意味全球变冷,其成因是北极磁场震荡导致了这些地区出现气象颠倒的情况。专家解释说,北极上空大气压力会出现2种极端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出现暖冬或寒冬。

  欧洲科学家在英国《独立报》上发表分析文章认为,北冰洋海冰的融解消退是造成这一反常天气的主要原因。而该事件同时也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

  日本气象厅日前指出,日本及其附近从去年12月后半期开始,就受到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持续处于冬季型气压支配下。此外,拉尼娜现象也加剧了寒潮的严重程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公布成果说,气候变暖使北极圈内巴伦支海的海冰减少,造成携带暖空气的低气压北移,西伯利亚高压范围扩大,形成强冷空气袭击日本。这样说来,近日出现的严寒与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不矛盾。郭起豪 赖敏

【编辑:吉翔】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