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禁止公布H5N1禽流感变种病毒研究结果
本报讯 针对一些实验室对存有争议的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人际传播所进行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于16日至17日在日内瓦召开专家小组会议,就此进行磋商并最终决定,不允许美国和荷兰的两个研究小组公布其有关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人际传播的研究结果。专家们认为,目前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们对这一研究结果可能引发的负面后果的担忧。
H5N1型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家禽中被发现的,这种病毒主要感染鸟类,并导致禽流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曾经出现的人感染病例,都是通过禽类动物或其污染物感染的。截至目前,全球共发现人感染病例584例,其中印尼最多,共184例,其次为埃及,在中国被发现了42例。在全球感染者中,已有345人死亡。
自H5N1型禽流感病毒被发现后,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这种病毒的研究。一些实验室则把研究重点放在病毒变种的研究上,即何种情况下病毒会实现人际间传播,目的是希望能够提前监控病毒基因变种阻止疫情暴发。去年底,由美国官方资助的美国和荷兰的两个实验小组先后宣布培育出了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这种病毒能够在人际间快速传播。
这一研究结果引发了人们极大担忧。人们担心这种方法一旦被误用,将会在人群中引发H5N1型禽流感疫情。去年11月,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委员下令要求两个实验室不要公布具体研究细节。世卫组织也发表公报,称培育变种病毒的研究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后果,破坏世卫组织《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中相关信息分享的规定。今年1月10日,美国和荷兰的两个研究小组不得不宣布暂停实验60天,以便在全球层面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世卫组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了专家小组会议商讨有关问题。
由于此次会议涉及的内容异常敏感,世卫组织也非常谨慎。会议完全采取闭门形式进行,不对媒体开放。受邀参加此次专家小组会议的共有22名代表,其中包括美国和荷兰两个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曾考虑发表上述研究成果的美国《科学》与《自然》杂志的代表、病毒提供国的代表以及科学伦理专家以及世卫组织禽流感合作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等。中国参会代表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他同时还担任世卫组织在中国设立的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主任。
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在会议结束后说,鉴于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高风险性,即感染者60%将会死亡,与会者一致强调,科学界应对禽流感病毒给予高度关注。他说,最新研究结果已经清楚表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能力非常强,因此加强对病毒的监控和研究非常重要。
会议同时决定,继续暂停对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人际传播的研究,但对自然发生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将继续进行。(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