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普京背后三位铁杆高参 为其治国出谋划策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谢钦、苏尔科夫、伊万诺夫……他们甘做幕后英雄,不仅帮助普京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并为普京的治国方略出谋划策
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中国老话用在俄罗斯总理普京身上同样贴切。从2000年入主克里姆林宫,到2012年即将重返俄罗斯总统宝座,普京辉煌仕途的背后,除了他极具个性的自我风格和治国理念,更少不了忠诚又睿智的幕僚有力支撑。
这些铁杆幕僚有时亦被称为“克林姆林宫的幕后高参”。随着普京“振兴俄罗斯”宏图的继续展开,这些幕后智囊也逐渐浮出水面,在俄罗斯政治棋局上发挥关键作用。
普京“影子”:伊戈尔·谢钦
1999年12月31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突然辞职,普京出任代总统。同日,伊戈尔·谢钦出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并立即着手策划普京竞选总统一事。
同为圣彼得堡人的谢钦小普京8岁,也有克格勃背景,但得到普京重用的原因并非仅是老乡加同僚,而是因为谢钦的“不离不弃”。1991年,普京出任圣彼得堡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主任,把精通葡萄牙语和法语的谢钦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调来当自己的秘书。1996年,普京的政治导师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市长竞选中失败,忠于导师的普京不顾胜利者的挽留,毅然决定离开这座城市,前往陌生的莫斯科“打天下”。当时的普京在俄政坛人微言轻,没谁能预知他在莫斯科的政治前景如何,但谢钦当机立断,决定和普京一同前往。1998年,普京出任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谢钦担任普京办公室主任;1999年8月,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俄政府代总理,谢钦在一个月后成为俄政府办公厅第一副主任……由于多年来如影随形,谢钦得到了一个别称:普京的“影子”。
从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的岗位上任伊始,谢钦就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为普京提升知名度并打造其精力充沛、能力非凡的形象。在谢钦安排下,2000年3月普京前往毗邻车臣的俄旅游城市索契,从那里亲自驾驶苏-27战斗机飞赴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访问。普京这一壮举震撼了俄罗斯,使他的支持率在短时间内飙升,也惊动了西方,让人们从此对这个身量不高的俄罗斯男人刮目相看。
谢钦还是普京打击寡头势力的“急先锋”,他修正政策以确立国家对大多数经济领域的控制,因此被称为俄罗斯资本国有化的设计者。正是在他的幕后策划和具体运作下,普京一步步完成了对尤科斯石油帝国的肢解,逮捕了不断挑战自己权威的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震慑了其余“不听话”的寡头。
2008年5月,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一直跟随普京的谢钦也由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改任主管能源的副总理,同时兼任最大的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成为俄罗斯能源的“第一管家”。
2011年,为响应官员不得在国有公司董事会中任职的命令,谢钦率先辞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再次用行动显示了自己对当权者的“忠诚”。
理论体系设计师: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
2011年底,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结束后,总统梅德韦杰夫一纸命令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调任政府副总理。熟悉俄罗斯官场的人纷纷说,此举彰显梅普二人要大力改革的决心,因为这次挪动的“棋子”,并非小卒,而是在总统办公厅任职达12年之久,先后效力于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三位总统的资深幕僚,普京理论体系的缔造者。
尽管苏尔科夫一向低调,但媒体在形容他时从来不吝笔墨:“克里姆林宫的灰衣主教”、“俄政坛战略家”、“帮普京稳固政治制度的人”、“统俄党的秘密经理人”……这一堆分量颇重的标签让47岁的他倍添神秘色彩。
其实,苏尔科夫的背景并不复杂,他是典型的草根出身,出生在俄罗斯中部农村的他21岁才到莫斯科淘金。由于一无资金二无背景,苏尔科夫一度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干过技工,跑过龙套,还在一家小剧院当过负责人。但令人不解的是,两年后,终于能在高等学院学习的苏尔科夫却从莫斯科文化学院戏剧导演系退学,而后辗转投到民营银行梅纳捷普门下,干起了广告和市场营销。在苏联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头脑灵活的苏尔科夫先人一步看到了广告的巨大潜力,成功地为这家银行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最终帮它从小银行变身为梅纳捷普集团,他也因此成为银行老板、俄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哥们儿。
1999年,在金融寡头、阿尔法集团老板弗里德曼的力荐下,在银行界如日中天的苏尔科夫“弃商从政”,成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从此走上了他曾梦想的仕途之路。
苏尔科夫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出色的公关天赋在政坛发挥得淋漓尽致。1999年,在他运作下,“统一”竞选联盟诞生,势头直逼当时风头最劲的“祖国—全俄罗斯”竞选联盟。2001年,这三者合并为“统一俄罗斯党”,苏尔科夫自然成为该党的主要创立者和智囊。
苏尔科夫还成功阻止了“颜色革命”这把熊熊大火延烧到俄罗斯。当俄周边国家相继发生“颜色革命”之际,普京发现,美国也试图从俄罗斯年轻人这里打开突破口,他旋即将领导这场新型“莫斯科保卫战”的重任交给了苏尔科夫。2005年3月,乌克兰“橙色革命”爆发3个月后,在苏尔科夫策划下,青年组织“我们”成立。该组织最明确的战略就是“不允许俄罗斯出现乌克兰那样的权力更迭”,苏尔科夫一改政治家说教的派头,而是用组织夏令营、创作说唱乐等青年人的方式,甚至利用自己“摇滚音乐人”这一本与政治毫不相干的身份,成功地留住了青年人的心,也使俄罗斯躲过一劫。
2006年,苏尔科夫在统俄党干部培训中心提出:为防范“软入侵”的威胁,俄罗斯必须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系和思想体系,西方称之为“普京上任后的第一份思想宣言”。
苏尔科夫自己说,他是帮叶利钦总统实现权力和平过渡的人,是帮普京总统稳固政治制度的人,也是帮梅德韦杰夫总统让这一制度重新焕发活力的人。但2011年底起出现的一场场“倒普”运动,却成为他一道过不去的关口。由于他首创的“主权民主”的理念以及“建造”的普京政治体系眼下受到不少民众质疑,所以才有了梅德韦杰夫将苏尔科夫从克宫调离、转任副总理的任命。
暂时让苏尔科夫离开权力核心,或许是普京不得已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