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金正恩释放积极信号 美称朝“迈出温和第一步”

2012年03月02日 10:3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金正恩释放积极信号美称朝“迈出温和第一步”
朝中社上月26日公布的照片显示,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正在视察军队

  在朝鲜宣布同意暂停其核活动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2月29日在维也纳宣布,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准备重回朝鲜,恢复对那里的核查。

  天野之弥指出,美国宣布与朝鲜进行谈判及朝鲜愿意暂停其核活动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会在核查朝鲜核计划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

  当天早些时候,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说,朝鲜决定在进行有效的朝美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的铀浓缩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暂停铀浓缩活动进行监督。朝鲜于2009年4月宣布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所有合作,并要求核查人员离开朝鲜。之后,朝鲜方面停止了与该机构接触。在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后,天野之弥曾宣布,该机构愿在适当时候重返朝鲜。

  同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朝鲜同意暂停其核活动是“温和的第一步”。

  希拉里在国会听证会上说,朝鲜同意暂停核活动“象征着朝正确方向迈出温和的第一步”,而且“提醒我们,周围的世界在转变”。

  按希拉里的说法,美国对朝鲜依然疑虑深切,但对朝鲜新领导层抱有希望。她说,“我们将密切关注并依据朝鲜新领导人的行为对他们作出判断”。

  当日稍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一份声明中将朝鲜的这一决定称为“重要、有限的进展”。纽兰还说,美方同意与朝鲜举行会谈,敲定向朝方提供24万吨营养食品援助的细节。

  昨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欢迎朝美改善关系。洪磊表示,六方会谈是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机制。中方将与有关各方继续保持密切沟通,推动尽早重启六方会谈。

  - 观察

  朝美关系为何突现转机?

  朝美两国都求“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第三次朝美高级别对话取得的“突破”与朝美两国的现实背景密不可分。

  金灿荣说,从朝鲜方面讲,金正恩上台两个多月,政权交接基本顺利。但是由于朝鲜目前经济状况差,急需大量外援以保持国内稳定,同时也需要美国逐步减少制裁,避免经济被更加孤立,影响政权。而从美国来讲,今年是大选年,奥巴马政府不希望在目前中东局势混乱的情况下,朝鲜半岛再出现问题。美国希望朝鲜领导人变化后,可以“引导”朝鲜往美国期望的方向发展。

  “这更像是一个交易。”金灿荣说,美国用援助来换取朝鲜暂停核试验,以求得半岛的稳定。

  新一轮六方会谈近在眼前?

  目前一切只是“可能”

  此次朝美对话取得重要成果,是否意味着六方会谈出现转机?

  金灿荣认为,现在不能预判成果会对六方会谈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是转机为时尚早,只能说增加了可能性。”金灿荣分析,朝美对此次成果的对外表述都是有玄机的。朝鲜说是在“进行有效的朝美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这意味着一旦朝美会谈“没有那么有效”,朝鲜会收回“承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谈到此次成果时也只是说朝鲜迈出了“温和的第一步”,措辞非常谨慎。

  此外,朝鲜目前的外交策略是“通美封韩”,曾公开称拒绝与韩国李明博政府往来。这意味着朝韩关系会给六方会谈带来非常大的阻碍。

  会谈折射朝鲜何种立场?

  金正恩愿与美积极交流

  据新华社电 2011年年底,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鉴于1994年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后,朝鲜曾长时间中断对外交流,外界一度担心朝鲜此次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同美国进行接触。

  但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朝美第三次高级别会谈正常举行,可以说向外界释放了致力于保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信息,也表明了在金正恩领导下的朝鲜对同美国方面进行交流的积极态度。尽管金正日逝世,但朝鲜政局保持稳定,朝鲜正在金正恩的领导下为迎接金日成诞辰100周年、打开“强盛国家之门”而进行经济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朝鲜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记者 邢世伟)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