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师原研哉:震后重建困难、机遇并存
2012年3月11日是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纪念日,日本政府于北京时间下午1点30分起,在东京国立剧场举行国家追悼大会。日本天皇夫妇和首相以及其他政府高官和灾区代表等1200多人,为在那次“毁灭性”灾难中的19000多名遇难者举行哀悼。图为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在祭坛前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
2012年3月11日是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纪念日,日本政府于北京时间下午1点30分起,在东京国立剧场举行国家追悼大会。日本天皇夫妇和首相以及其他政府高官和灾区代表等1200多人,为在那次“毁灭性”灾难中的19000多名遇难者举行哀悼。
中新社上海3月11日电 题:日本设计师原研哉:震后重建困难、机遇并存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参与过2005年爱知世博会产品设计的日本设计师原研哉11日来到上海参加一个公益讲坛,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灾后“从零开始”,既存在很大困难,同时蕴育一些新生机。
满头银丝,从上至下一袭黑色着装,原研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黑白鲜明、不苟言笑。
去年日本“3·11”地震后,原研哉曾去灾区,他告诉记者,由于海啸、核泄漏等影响,那里几近被摧毁。他认为,可以将重建作为起点,弥补当地在节能住宅、老年设施等方面的不足。
在原研哉的中译本书籍《欲望的教育》中,他特辟章节探讨日本灾后重建,并指出要给遭遇灭顶之灾的城市及产业建立一个长期复建规划。
作为业界知名的设计师,原研哉已推出《设计中的设计》、《白》等多本中译书籍。从这些书中,显见深植的日本文化。
如在《设计中的设计》中,他这样写道:“在过去的60多年里,日本经历了战争的失败,以及两次原子弹轰炸的灾难……作为一名设计师回头看日本现代史,就是去想象一种文化和一种感觉的瓦解。”
原研哉来中国已不下二、三十次,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经参与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的竞争,虽然落选却声称:“某一天可能真的会找一位中国技师刻一枚给我,作为我的北京奥运会私人纪念物。”
又如北京著名的前门大街改造时,他曾试着向项目组提议:“前门开发产生的大量废弃瓦砾和灰色砖块,在外国人眼里独具北京特色,可标注后作为文化商品出售。”
在上海浦东图书馆的创意生活微公益讲坛上,原研哉与数百名听众分享日本抗震结构住宅等设计理念。当记者问及他对上海的印象,他垂头握拳、思考良久后说:“摩天高楼各处都有,还是对外滩沿线的银行建筑印象深刻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