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日本地震周年灾区重建任重道远 灾民不敢要孩子(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12日 10:17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3月11日,在日本宫城县石卷市,一名老人为地震海啸遇难者祈祷。
 3月11日,在日本宫城县石卷市,一名老人为地震海啸遇难者祈祷。
3月11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反应堆。
3月11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反应堆。

  揪心 34万人在外避难

  据日本复兴厅2月29日公布的受灾避难人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2月23日,日本仍有34万余人在外避难。从避难地点的类别来看,有32万余人住在临时住宅和公营住宅内,其余的选择避难所、旅馆酒店以及亲戚朋友家中。

  此外,一些遭受重创的地区还出现了人口急剧减少的趋势。据日本媒体报道,“3·11”大地震后,岩手、宫城和福岛三县沿岸37个市町村人口与震前相比共减少了55662人。而由于不少人前往外地避难时未办理迁出手续,离开的人数事实上更多。日本政策研究大学准教授出口恭子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30年之后,福岛县的人口将减少一半。

  人口转移以及固定劳动岗位的减少使很多人失去了稳定收入,而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核事故又让大量民众丧失了家园和收入来源。有数据显示,日本全国领取低保的家庭数目持续走高,靠低保金生活的人数也再次刷新最高纪录。

  灾民不敢要孩子

  据《悉尼先驱晨报》和《新西兰先驱报》报道,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危机已经过去一年,然而对于当地的许多灾民来说,对核辐射的恐惧依然没有消退,许多灾民甚至因为害怕辐射造成的后遗症不敢生育孩子。

  已经被关闭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目前依然有核辐射物泄漏出来,虽然泄漏的速度比事故刚发生时的那几周要慢得多。低剂量核辐射不会立即致命,但它的影响会在几年后以癌症等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

  由于对核辐射的恐惧,福岛县的许多居民不敢打开窗户,不敢在户外晾晒衣物,不敢食用当地的农作物和饮用水,还有人服用加速新陈代谢的药物,希望能够将辐射物尽快排出体外。一位48岁的母亲甚至警告她的女儿们:永远不要生孩子,以免生出畸形儿。这位母亲说:“政府发言人口口声声说不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他根本没有说明10年或20年后会怎样。”

  反思 强化政府执政能力

  日本《每日新闻》日前发表社论,指出虽然在日本的土地上还残留着灾害带来的巨大创伤,但日本已然再一次出发,并就从灾难中学到了什么进行了反思。

  文章摘编如下:

  那么,我们从灾难中学到了什么?

  其一便是政治的重要性。这是一年来日本的政治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反面总结。即便是现在回头看,3月11日之后的日本政治几乎达到了混乱的顶峰。虽然设置了多个灾害应对部门,但却远未实现政治主导作用。在灾难面前,政治家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作出有力的决断,各级官员也没有充分发挥其执政能力。执政党和在野党不仅未能齐心合力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反而由于两党的步调不一致使政局更加混乱。

  因此,一些只能通过政治渠道得以解决的问题被全面滞后。直到5月2日才通过4万亿元的第一次补充预算。直到地震发生的四个半月后的7月29日才制定了指导重建的方向性政策“重建基本方案”。与关东大地震后4周内便成立的帝都重建院相比,直到此次地震发生11个月后的2月10日才组建了重建厅。

  强化政府的执政能力不仅在保护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推动日本各项问题的解决方面,其重要性同样不容小觑。

  其二是认识到重新考虑核电能源政策的必要性。我们以前过于轻信核电的安全神话,今后要致力于探讨如何减少对核电的依赖。替代能源如何填补核电能的缺口?核电能源的废弃物该如何解决?无论哪一个问题都非常棘手,如果日本能妥善解决这些难题,那么对整个人类世界也将有所裨益。

  ……

  政府在受灾区的修复、重建举措将会有何进展目前仍前景不明。救灾前期的相关措施并不得力,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众参两院的不和、民主党的内讧以及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党派利益之争毫无疑问影响了日本重建的步伐。地震仅仅3个月后,国会围绕内阁不信任提案已有多次政局攻守,这些给日本的政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国会理应承担历史性的责任。

  ……

  中央政府提出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复兴原则,表示将会充分尊重当地的主体性而不会强加干涉。这一点固然很好,但它不能成为中央政府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有必要再次强调国家有义务给予地方政府人力、财力方面的支持。

  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保证移居的人能够拥有必要的资金来获得新的住宅。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