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印度LCA战机隐形性能超过巴军“雷电”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4月号(提前出版)文章】题:“雷电”与“光辉”谁主导南亚天空?(作者平可夫)
无可否认的是,在设计之初,巴基斯坦的JF-17“雷电”战机(中国称FC-1“枭龙”)和印度空军的“光辉”轻型战机有相同的概念和作战要求,那就是取代在两国空军大量服役的歼-7、米格-21。因此两种战斗机都着重注意性价比、轻型化、大量装备、以国土防空为主的特点。所以说真正未来在南亚空战中互相较劲的一对战斗机就是“雷电”和“光辉”。至于更高级别的多用途战斗机竞争,则在印度空军的苏-30、126架多用途战斗机和巴基斯坦空军的F-16Block52之间进行。
在出口市场上,是否在未来会成为相互竞争对手?目前很难说,印度空军自己的“光辉”才刚刚开始装备,目前并未有出口计划。至于“雷电”,已经大张旗鼓全面推销。
装备部队情况
根据巴基斯坦空军“雷电”项目主任艾哈迈德中将在迪拜航展上证言,截至2011年11月,“雷电”已经装备了两个中队,共36架战斗机,2012年将组建第3个中队。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苏莱曼上将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10年,“雷电”在巴基斯坦的生产计划是每年大约出厂15-20架,总共需要大约200架。当然与“光辉”将装备航空母舰的情形所不同的是,“雷电”不装备巴基斯坦海军。
至于“光辉”战斗机,从2011年开始交付印度空军。其中2011年提供4架、2012年提供8架、2013年提供8架。16架是单座型、4架是双座教练型。从2014年开始,还将提供另外20架,每年生产8架。由此可见,无论从装备规模、还是从生产规模而言,“光辉”战斗机的数量要比“雷电”小很多。这极有可能意味着与先进的苏-30M KI等战斗机相比,印度空军并不十分看好“光辉”的作战能力。毕竟印度空军整体上拥有比巴基斯坦空军好得多的战斗机。
作战效用对比
再从效用比方面来衡量两种战斗机的性价比可以看出,“光辉”要比“雷电”贵很多。“光辉”单座机的价格是3200万美元,双座机价格为3500万美元。而“雷电”的出口价格为2000万美元。
在比较两种战斗机的过程中,本刊已经明确指出了它们的共同缺陷。首先发动机,即飞机的心脏部分严重依赖外人,因此未来的装备、出口前景不能盲目乐观。印度、中国的国产发动机都不争气。印度比中国更不争气,用于“光辉”的卡韦林发动机迄今为止也只生产了8台,要真正投入使用,还需要若干年。因此下一阶段对“光辉”的改良已经决定采用美国GE-F414发动机。
其次在设计阶段,当时处于冷战年代,两种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即追求超轻型、小型化的指数就是错误而缺乏战略眼光的,当然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符合两国的具体国情,即并不富裕、需要大量装备,主要满足国土防空,至于境外攻击,由其他更为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去完成。
基本性能比较
数字说明一切,还是需要从基本的性能比较来加以说明。数字比较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光辉”的总体尺寸比“雷电”还要小,使其成为“空中游击队”。
如此小型化的“光辉”,武器载重量达到4吨,机内燃油竟然比“雷电”略高,因此作战半径基本相当,为何达到这一水准?这就是“雷电”与“光辉”在材料运用上的差距。印度航空工业界的复合材料运用比较超前。“雷电”基本采用传统的铝合金,而“光辉”机身材料的40%使用碳纤维。这使得“光辉”的飞机重量要比“雷电”轻,还有发动机因素,俄式发动机的重量也比美式发动机重。“光辉”的复合材料运用基本上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而且其隐形性能应该比“雷电”好。
至于操纵系统,“雷电”采用的是纵向二余度电传飞控、横向机械操纵。“光辉”采用全权限4余度电传飞控系统,就操纵性而言,“光辉”也应该好过“雷电”。
就雷达技术、座舱设备而言,以目前的价格比而论,座舱设计的优化程度,“雷电”好过“光辉”,后者感觉还是相对凌乱,显示器小。至于雷达,都采用国产化系统。根据巴基斯坦飞行员的叙述,“南京雷达”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30公里,可以同时搜索16个空中目标,攻击其中的2个。
“光辉”的雷达是国产的。具有边跟踪边扫描、多目标搜索、控制空对空、空对地、空对舰导弹的能力。一次可以同时搜索10个目标。但“光辉”的雷达对战斗机目标搜索距离大于80公里,的确公开的天线直径不大,大致上不会超过600毫米,这就是小型战斗机的近视眼障碍。依照这样的数字比较,“雷电”的雷达性能不会输给“光辉”。
至关重要的是武器运用能力。迄今为止在“光辉”采用了俄罗斯制造的R73空对空导弹。“雷电”的一大武器运用特点是可以使用GPS制导炸弹,而且拥有多种复合制导系统。这方面俄、印的步伐不如中国。
最后是制造工艺,包括焊接、打磨等,这方面成都132厂的熟练程度远远好过“光辉”。不过迄今为止,“光辉”并未发生坠机事故。巴基斯坦已经损失了一架“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