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以政客喊打伊朗好处多 或为转移国内矛盾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以色列进攻德黑兰?
“伊朗正在制造核武;国际制裁难以奏效;军事行动仍是选项”——以学者和官方 的表态逃不出这三点,不过负责情报的官员一提到“军事打击”则立刻讳莫如深。
3月16日,以色列政坛著名的“鹰派”人物之一、副总理兼外长利伯曼面对媒体的追问,继续强硬表态:如果对伊制裁未能取得积极进展,以色列保留所有行动的可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说。
其舆论效果,又为以色列对伊动武的可能性加重了猜测。2011年下半年以来,“以色列单方面打击伊朗核设施”的传言不绝于耳;随后官员密集表态,学者大胆分析,媒体推波助澜,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风暴眼究竟情势如何?本报记者身处漩涡中心的以色列,感受到的与其说是大战将临的凝重,不如说是各方角力的纠结。
“伊朗威胁”是全民共识
决不允许伊朗获得核武器,是以色列对伊核问题的全民共识。伊朗总统内贾德曾多次公开声称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无论这一说法是否被误读,对于有犹太人大屠杀惨痛记忆,且建国后一直被敌对势力包围的以色列来说,“毁灭”言论确让其感到恐惧。
从地区角度看,一旦伊朗拥有核武器,将完全改变中东战略格局,打破以色列的地区优势,威胁其国家安全。尽管以官方从未承认,但外界普遍认为以色列是目前中东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贯彻这一全民共识,以色列领导层在参加会议、接见外宾、媒体采访等一切场合,必提“伊朗威胁”,打出一套引导舆论的组合拳:德高望重的总统佩雷斯以情动人,诉说犹太人苦难,指责伊朗政权邪恶;负责军事的国防部长巴拉克强硬喊打,摆出一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架势;正在中国访问的利伯曼接受采访时仍留有余地,“将于4月重启的新一轮伊核谈判,是伊朗避免战争的最后机会”;居于决策核心地位的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展现理性姿态,既要求国际社会施加严厉的“瘫痪性”制裁迫使伊朗弃核,又不放弃军事行动的可能性,积极备战。
其实明眼人可以看出以色列攻打伊朗一旦力有不逮则后果严重,何况坐等不能接受伊朗拥核的美国出手即可,为什么以色列非要自己出头?普通人能了解的道理,以政府首脑是真不明白,还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政客喊打“一举多得”
以色列电视台女主播亚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政府官员在伊朗问题上没有简单的“左”“右”之分,各异的立场背后是不同的政治议程。亚琳在主流电视频道主持一档辩论节目,看多了嘉宾为打不打伊朗争得面红耳赤。如果加上“利益”镜片来观察不同观点,则洞若观火。
就内塔尼亚胡来说,把政治话题拴在伊朗身上,好处颇多。
对内可转移公众视线。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过,以色列只有内政议题,没有外交政策。近年来,随着外部安全压力减轻,以色列社会内部矛盾逐渐暴露:政治腐败丑闻多,经济垄断效率低,物价高,税负重……去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抗议风潮席卷以色列各大城市,30多万人参加游行,相当于全国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走上街头,其矛盾之深、之广可见一斑。
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积重难返,改革牵涉各方利益,谈何容易。内塔尼亚胡推行国内改革无从下手,眼见支持率一天天下跌。此时渲染伊朗威胁,把盘根错节的内部矛盾转移为非黑即白的敌我矛盾,借外交缓解内政压力,收效十分明显。
对外则将巴勒斯坦问题边缘化。观察近三年来的国际舆论焦点,不难发现态势正逐渐朝对以色列有利的方向转变。2010年世界关注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建设、巴以直接和谈;2011年巴勒斯坦谋求联合国正式席位的努力达到高潮,以色列备受国际压力,处境十分艰难。然而,随着伊朗问题升温,“巴勒斯坦”这个词正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这种转变从连续两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犹太人院外游说集团“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年会上的演讲可见端倪:2011年,奥氏演讲提到巴勒斯坦19次,伊朗7次;而今年,巴勒斯坦只被提及5次,伊朗则高达36次。
至于“喊打”的国防部长巴拉克,则更多出于自身政治利益考量。他2011年年初突然宣布辞去左翼工党主席,自立门户,摇身一变成为鹰派人物,为了政治利益沦为两面三刀的政客,在很多以色列人心目中,他的政治生命已走到尽头。此时他炒作伊朗威胁,或许能绝处逢生,争得一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