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核峰会发表公报 专家称应辩证看待核两面性
首尔核安全峰会于昨日落下帷幕。此次峰会聚集了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或代表,是核安全领域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与会各国共同努力,会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核安全的认识和关注,扩大了国际社会对于核安全的共识,应当说取得了积极成果。
辩证看待核两面性
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四项主张,全面、平衡地阐释了中国在核安全问题上的立场。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强核能发展信心”,这是有的放矢。去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世界各国人民对核能安全的关注提升,一些国家宣布将弃核,核能发展前景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主任顾国良分析,在此情况下,提出科学理性对待核能发展,具有很强现实意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嵎生表示,加强核安全与各国和平使用核能之间不存在矛盾,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首先,作为重要的绿色能源,每个国家都有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其次,每个使用核能的国家都有保证核设施运行安全的义务,避免出现福岛核泄漏之类的事故;第三,每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都应该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一些有核国家不能打着和平利用核能的旗号,行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宗旨之实,这不利于创造和平使用核能的国际大环境。
胡主席提出的“标本兼顾、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的主张,也体现了中国的独立见解。王嵎生认为,一方面,国际社会应该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平利用核能提供方便、创造条件,而不是一味无理地打压;另一方面,与西方一味强调防范和打击不同,中国更注重对核扩散、核恐怖主义这类安全威胁根源的治理。核恐怖主义与其他恐怖主义一样,都与国际大环境有关,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和国际争端。
顾国良表示,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对于各国威胁程度不同,对于美国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源于美国的全球存在;而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这种威胁相对不那么迫切,而消除贫穷、落后和国际关系中的敌视则是他们更关心的,这些问题解决了,核安全问题也就更易化解,这也是正本清源的办法。
公报呼应中方主张
峰会通过《首尔公报》,内容涉及11个领域,提出了13项非约束力承诺或鼓励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公报重申,加强核安全不应损害各国和平开发利用核能的权利,这也与中方主张一致。
此次峰会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顾国良认为,一些国家承诺减少使用高浓缩铀就是一项重要进展;另外,峰会还起到普及核安全文化,提高核安全意识的教育作用,具有长远意义。
当然,公报提出的只是基于政治和道义的非约束力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力,在执行力上有一定的缺陷。不过,对于未来世界核安全局势,王嵎生持谨慎乐观态度。一方面,这取决于各国能否按照公报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承诺或鼓励措施;另一方面,取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能否在使用核能方面不搞双重标准,能否在应对核恐怖主义方面做到标本兼顾,而不是一味施压与制裁。(王少喆 洪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