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菲美在敏感地点举行军演 政治影响大于军事意义

2012年04月16日 13:3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按照计划,菲律宾与美国从今天起到27号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以西的南海海域举行第28次"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菲律宾军方强调,这是菲美两国年度例行军演,早已是计划之内的事。

  不过,让外界更关注的是,这次美菲"肩并肩"还集结了日本、韩国、越南等七个国家,"手拉手"一同参与;另有数字报道,来自东盟的20名代表也可能围观助阵。

  美菲两国军事合作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双方就曾举行过联合军演。美菲肩并肩演习由1978年8月开始的“高速跃进”演习发展而来,1982年改为现名,此后每年3至5月举行一次,每次历时2-3星期,主要演练科目包括:丛林机动作战、陆空协同作战、空中格斗、空中拦截、两栖作战等等。1995年,美菲《部队访问协定》到期,双方系列演习中断。

  近年来,南海地区形势日趋紧张,而菲律宾军事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寄希望于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提高本国军力。1999年菲参议院通过了《部队访问协定》,再次允许美舰访菲,“肩并肩”演习也随之恢复。2001年美国将肩并肩演习与美泰新“金色眼镜蛇”、美澳“双重突击”等演习联系在一起,不断扩充其规模和范围,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持美军在东南亚地区的长期存在。依据菲律宾新报网站日前的报道,大批菲律宾民众近来不止一次冲到美国大使馆门前市委抗议,手举美国马上离开等标语,反对美菲联合演习,抗议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介入的不断加强。

  “其实菲律宾他已经有非常浓厚的美国色彩,但是恰恰在这样一个地方又怎自然会形成一个反美的色彩,其实菲律宾是没有经过革命的国家,它的贫富差距永远是拉的相对比较大的,但是菲律宾过分依托美国之后进而对美国这样一种干涉这样一种驻军会产生非常大的反弹。”

  集结号吹响了美菲"肩并肩"多国演习,地点选在菲律宾巴拉望岛附近。虽然菲律宾军方强调,演习不会在南海争议地区进行,但军事评论员宋晓军认为,此次军演地点仍是敏感,军事意义恐怕远不及政治意义:

  宋晓军:美菲这次演习地点我觉得选得非常敏感的,巴拉望这一块地方正好对着中国的南海。菲律宾在整个南海地区是美国重返东亚的一个最主要的跳板。2001年,9·11发生之前小布什的这个政策班子就做了重返东南亚的方案,当时就是把菲律宾作为重点。现在菲律宾虽然跟中国的贸易额增加很快,但是它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仍然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仍然是美国。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实际上是必然要脚踩两只船的,而且现在阿基诺三世这样一个政府他整个依托的这样一个军人利益集团,显然也是跟美国人走得很近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美菲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演习来撬动整个东南亚现在中国逐渐做大的局面,这次演习我觉得它的军事意义要远低于它的政治意义。

  对垒游戏变成多人玩法,究竟是提升地区联动战?还是集体南海"秀肌肉"?军事观察员宋晓军表示,仔细回顾年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签署的《联合介入行动作战概念》协议,便可知晓:

  宋晓军: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首发的这样一个文件,它当然是一种纲领性的文件或者说是一种思路性的文件。很明显美国要是比较大规模动员的进入南海,但是这个动员并不是美国要参加多少人,而是他要联合更多其他国家盟国的力量。在东盟十国当中,菲律宾由于它国内政治生态它跟美国走得最近。第二,它确实在经济上对美日有比较重的依托,以菲律宾为支点美国来推行它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来的这种联合介入行动概念,我觉得确实在逻辑上也是符合的。

  现在菲律宾各界关注到,美国正在巴拉望岛部署大量兵力,并试图说服巴拉望人"与美军友好相处"。但分析认为,其实美军的真正意图是要把巴拉望变成新的"冲绳美国海军基地"。那么,美国真兵实弹的"磨合"计划距离所谓联动作战的摄像究竟有多远?

  宋晓军:我觉得马上就可以变成一个联合作战行动能力还相对比较遥远,因为毕竟东盟这一块地方,包括南中国海的其他的国家并不像菲律宾那样跟美国走得那么近。而且美国实际上在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包括南海地区的真正的作战支撑其实还是要依托日本,因为毕竟日本它有足够的弹药储存,有它足够的机场以及配套的服务。这些东西菲律宾远远不能提供,所以在未来美国可能会以菲律宾作为一个游击转换机动的兵力一个部署点,它大部分兵力还是会在日本甚至在澳大利亚,因为菲律宾基础设施上来说,构不成美国未来重返东亚的一个主要基地。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