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丹试图用军事手段解放南苏丹 外部势力介入

2012年04月20日 08:3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9日援引苏丹官方通讯社的消息说,苏丹总统巴希尔当天在北科尔多凡州首府欧拜伊德的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称只有用大棒才能惩罚南苏丹,苏丹将通过军事手段解放南苏丹。

  都是石油惹的祸

  阿拉伯媒体分析认为,巴希尔此番言论是他此前一天讲话的“升级版”,不但口气更强硬,而且身着军装,所要传达的信息极为明确。巴希尔18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举行的苏丹全国大会党成员集会上,誓言推翻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所领导的南苏丹政府。巴希尔称:“我们的口号是把南苏丹人民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早在本月11日,也就是南苏丹占领哈季利季油田的当天,苏丹第二副总统优素福就向新闻界公开强调,即日起苏丹与南苏丹“处于战争状态”,“苏丹不会再与南苏丹举行任何谈判”。阿拉伯媒体评论指出,苏丹南北方在经过绵延多年的战争后,终于和平分离。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双方大有重新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势头,一切都是“石油惹的祸”,哈季利季油田成为最大的冲突爆发点。

  哈季利季油田位于喀土穆西南700多公里处,是苏丹最大的油田。1999年8月底,第一艘运载哈季利季油田出产原油的油轮驶离苏丹港,标志着苏丹正式加入了石油出口国行列。从此,哈季利季油田的收益不但有力助推苏丹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且也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油田本身也成为各方觊觎甚至争夺的对象。海牙国际法院2009年裁定,位于苏丹和南苏丹边界北侧的哈季利季油田属于苏丹领土。

  南苏丹去年7月独立后,与苏丹在石油利益、边界划分、领土归属和国民地位等诸多方面存在分歧,不过,双方都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今年3月,双边谈判取得进展,草签了关于边境划界和国民地位两份协议,并商定在4月初举行两国领导人会晤,当时有报道乐观地认为,“两国纠纷将在两个月内得到彻底解决”。然而,南苏丹总统基尔3月26日突然宣布,哈季利季属于南苏丹,苏丹侵略了该国领土,南苏丹要予以反击。随后,两国陈兵哈季利季,并时有交火,直到4月11日,南苏丹军队攻占了这一地区。

  苏丹国民议会本月16日通过决议,宣布南苏丹政府为“敌人”,誓言武力夺回哈季利季油田。同时,苏丹军队出动战机轰炸南苏丹境内交通枢纽,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做准备。南苏丹提出,从哈季利季撤军的先决条件是推翻海牙国际法院的有关裁决,宣布哈季利季地区归属存在争议。此举将为重新划分上述地区埋下伏笔。

  国际社会呼吁克制

  两国间的冲突爆发后,有关方面都在积极调解,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6日发表声明,呼吁双方立即停止战斗,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保护平民。潘基文呼吁苏丹政府立即停止对南苏丹领土的所有轰炸行动,同时呼吁南苏丹政府立即从哈季利季撤军,用法律和外交手段解决其对哈季利季地位的争议。他还敦促双方尽快召开拟议中的首脑会谈。

  非洲联盟17日发表声明,敦促苏丹和南苏丹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立即停止两国军队之间的冲突。非盟调解人、南非前总统姆贝基当天呼吁联合国采取行动,立即停止两国之间的冲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托纳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继续呼吁苏丹和南苏丹“立刻、无条件停止暴力行为”。美国苏丹问题特使普林斯顿·莱曼18日在喀土穆与苏丹官员举行会谈,此前他已与南苏丹总统基尔在南苏丹首都朱巴会面。他强调,美国认为双方重返谈判桌协商边界资源等事宜符合双方利益,军事手段不是解决当前局势的办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南北苏丹冲突升级表示严重关注,再次呼吁两国立即停止冲突,尽快恢复谈判和对话,促使局势早日缓和。中方为缓解两国矛盾做了大量工作,并将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劝和促谈。

  外部势力介入冲突

  到目前为止,双方态度依然强硬。中东媒体认为,由于关乎切身利益,双方很难做出妥协,况且,南苏丹还有着以色列和美国等支持的外部背景,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此外,南苏丹18日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此埃及《消息报》认为,这表明南苏丹融入国际社会以及推进国际化的进程在提速,同时也预示着南苏丹在与苏丹的争端中可能会得到更多来自西方的支持,因为南苏丹有着与西方国家一样的基督教背景和同样的文化价值观。(记者黄培昭、席来旺、吴云、丁小希、裴广江、王恬、邢雪)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