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中美经贸被过度政治化 应避免零和思维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5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将就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深化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重大问题的沟通与协调,促进经贸等广泛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强国际和地区问题沟通等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美中关系的要点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推动双方的互利合作?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美国知名学者。
“非常切实的合作关系”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包道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美中关系可以说是“非常切实的合作关系”,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2011年8月拜登副总统访华、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有力地推动了美中关系的发展。他认为,尽管两国政府内部都存在对对方的一些猜疑,但两国领导层仍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保持了务实的合作关系。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葛来仪对本报记者说,中美关系中一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这一点在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当两国关系产生摩擦时,竞争因素似乎在增长,挑战着两国关系的合作方面,但两国政府都认识到双方应当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努力合作。”她认为两国关系中存在的相互猜疑由来已久,且在某些领域还在增长,需要加以“小心管理”,以防破坏两国关系中的积极面。
在谈到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时,包道格认为这是解决美中关系中一些重要问题很好的机制,使美中双方来自各个领域的对话者进行沟通磋商。他特别提到,在经济对话框架下,中方正在努力解决困扰美国在华企业的一些问题;在战略对话框架下,人们则不应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期待值过高,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葛来仪指出,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包含各种对话的总体框架,美中关系呈现机制化的趋势,“这非常重要”。她认为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新设立的亚太事务磋商机制,“美中双方通过这个机制来消除一些误解和猜疑,从而推进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切实合作”。她还提到,对美中关系来说,双方高层领导人在下达指令给政府机构之前建立彼此间的对话与理解非常重要。对于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机制,葛来仪认为,美中两军之间“存在深深的互不信任”, 两军关系难以向前推进,因此在此机制下双方军队与政府官员进行交流磋商是“有希望的做法”,以期在包括海上安全和网络安全等议题上取得进展。
对于一段时间以来媒体热议的美国“转向”(pivot)亚太的战略,包道格指出奥巴马政府事实上已经不再使用“转向”这个词,因为担心这个词过分夸大了美国政策的调整,并令中国关切美国的意图。他认为美中不会在亚洲陷入“新冷战”,因为两国领导层均理解底线何在。
葛来仪指出,“pivot”一词意味着从一个方向突然转向另一个方向,美方使用此词让中国担忧美国实行遏制政策,并增加了亚太各国对美中战略竞争加剧的焦虑。但她认为,美国的确在进行“战略再平衡”,“重新平衡我们的军力、资源、注意力和精力”;美方希望其亚太盟友放心,美国即使削减国防预算,也将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能力。葛来仪表示,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根本驱动力是亚太经济的迅猛增长,同时也是对区内一些国家呼吁美国更多参与亚太、平衡中国影响力的回应,但这并不等同于遏制中国或战略包围中国。她认为,美国希望与中国之间建立更多的信任与合作,但“某种程度上的战略竞争不可避免”,双方必须小心。
葛来仪近日曾撰文指出,“美国欢迎中国崛起的声音必须配合以行动,以防止北京放弃和平发展战略,与美国进行零和对抗”。她表示,美国政府应在中国关切的一些问题上更加明确地表达立场,说清楚其政策是什么、不是什么,而非含糊其辞,引起误读和猜疑。葛来仪以菲律宾为例,指出菲律宾认为美国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声索,但“这并非奥巴马政府的政策”,美方应明确其相关政策。她又以缅甸为例说,美方应向中方说明美缅发展关系并非对抗或战略包围中国,应寻求与中方在缅甸进行合作,避免中方对美方政策的误读。
中美应避免陷入“零和思维”
美国亨利·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主任、中国问题专家容安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在保持区域以及全球的和平与稳定方面,美中之间有很多共同的战略目标,共同点远超过分歧和差异。
进入2012年,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的趋势进一步突出。“原则上,美中两国都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然而,容安澜担心,“由于不同的观点立场,以及双方的战略猜疑,有时会阻碍我们将承诺变成行动。”
容安澜说,美中两国都明白,在战略安全方面,两国间的合作大于分歧。“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例如台湾、南海问题,两国高层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我期盼,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政府能够寻求解决办法、找到共识,确保合作大于竞争。相信在很大程度上,美中能够合作来解决或管理我们共同面对的很多问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傅瑞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重要机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使得北京和华盛顿能共同探讨关乎双方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双边问题。她说,对于影响美中关系的许多安全问题,美中双方有望达成双边承诺,以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美中双边关系将继续受到众多的安全挑战的冲击,特别来自亚太地区。美中双方应该在这些问题上设置一些基本的准则,包括如何促进交流等。”
关于一些具体议题,傅瑞珍称,美中双方应该为朝鲜准备进行的第三次核试验做准备。“另外,各方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和紧张局势不会被轻易化解,因此南海争端不会直接影响美中正常的双边关系。但是,美国仍然会主张开放南海自由航行,以及和平解决纠纷;同时美国会采取措施,以减轻美国海军和中国之间产生直接对抗的可能性。”
傅瑞珍认为,美中合作的关键是提高互信,美中能够通过合作来减少国际以及地区争端。“两国应该抓住每一个维持和平、减少冲突的机会,并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尽可能的合作。美中两国都应该避免陷入‘零和思维’,因为这是危险且代价高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