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美媒披露拉登最后时光 击杀行动幕后女英雄多(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06日 15:3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美媒披露拉登最后时光击杀行动幕后女英雄多(2)
    扎瓦希里 1951年生于埃及开罗;1974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医学院,后获外科硕士学位。

  【揭秘3】

  如何干掉拉登 白宫内有分歧

  伯根新书的另一处重要内容是关于拉登的死敌——奥巴马。后者自竞选之初就承诺,一旦当选就会毫不迟疑地采取单方面行动在巴基斯坦境内找到拉登并“干掉他”。但当奥巴马真的发现拉登踪迹时,美国高层在下令突袭时却发生了分歧。

  奥巴马堪称“赌徒”

  伯根披露称,奥巴马是一位敢于冒险的“赌徒”。当时拉登藏匿之处情报的准确性只有50%,而美国派出的突击队一旦在阿伯塔巴德与巴基斯坦巡逻部队相遇,后果将十分严重,因为美国如果不与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合作,也不会在巴基斯坦境内进行地面行动。

  奥巴马团队一度为是否应将拉登藏匿地点的信息转达巴基斯坦政府而争执不下,也曾争论是否应在派出突击队员之前知会巴方政府。此外,按照以往惯例,美国通常还会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可信任盟友分享反恐情报。

  当时,奥巴马的主要助手——副总统拜登、国防部长盖茨都反对单方面派出突击队。只有国务卿希拉里站在奥巴马一边。她提醒奥巴马不要忘记自己竞选时做出的捕杀拉登的承诺,并建议奥巴马“不要考虑巴基斯坦的反对”。

  据称巴方藏匿拉登

  在这本书中,伯根还写道拉登藏匿在巴基斯坦境内如此之久,为何该国情报部门却一无所获。据其了解,拉登其实一直和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有关人士保持密切联系,例如高级官员Lashkar-e-Taiba。2010年拉登的一名妻子被伊朗当局释放后,“居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回到阿伯塔巴德的藏匿点,这其中也暗藏“猫腻”。

  由此,美国高层就行动方案争论不休。最早,美国偏向轰炸的行动方案。这种方式会让美军的风险降到最小,最有可能击毙居住在这座综合体建筑里的所有居民,但同时也可能摧毁证明拉登潜伏在这座建筑里的任何证据。

  另一种方案是动用直升机发起突袭,那种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美军伤亡风险也更高,但更有可能拿到拉登确实藏身在这座建筑里的证据。

  【揭秘4】

  成功击毙拉登 幕后多为“女英雄”

  在执行捕杀拉登的行动中,两名海豹突击队员开枪将拉登送往“地狱”。然而按照伯根披露的内容,真正将拉登置于死地的并非所谓的“无所不能的007式特工”,而是后方情报专家的缜密工作。其中不少情报人员还是女性,她们凭借细密的心思,悉心研究拉登的工作习惯、家人和亲信,从中找到了拉登行踪的蛛丝马迹。

  拉登信使成突破口

  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一直在搜寻拉登,并有6次错失良机,直到2002年中情局审问一名“基地”组织成员时,情况才出现转机。

  多年来,拉登一直依靠一名信使与外界保持联系。2002年,中央情报局情报人员从一名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的“基地”组织成员口中获悉了这名信使的化名。这名信使是“9·11事件”幕后策划者Khalid Sheikh Mohammed的门徒,也是已被捕获的“基地”组织三号头目Abu Faraj al-Libbi的忠实助手。

  2007年,情报专家获悉信使的真名,之后用了两年的时间跟踪并对其进行分析。据媒体披露,这名信使通过电话与另一名被情报人员监视的人交流信息,情报专家更加确信这名信使的重要性。2010年8月下旬,中情局终于跟踪到这位信使到达其位于阿伯塔巴德的居住地。

  随后,中情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情报专家开始利用卫星和其他监视设备对这处建筑进行了密集的调查和研究,并每周向时任中情局局长帕内塔报告更新的情况。

  中情局局长支持突袭

  2010年12月,中情局情报分析专家对拉登藏身此处的可能性仍未达成一致。有专家认为情报准确性只有50%,但也有专家认为有80%。反恐中心的情报分析主管迈克尔·雷特表示,最好是等待出现可以证明拉登藏身阿伯塔巴德的更有力的证据出现。

  而时任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则坚称,即使拉登现身的可能性只有50%,美国民众也会支持展开行动。

  2011年4月29日,奥巴马与国家安全顾问汤姆·多尼伦,副顾问丹尼斯·麦克唐纳、布伦兰进行会谈,最后敲定由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麦克雷文负责派出海豹突击队突袭阿伯塔巴德。

【编辑:孟湘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