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事件持续超一个月 剖析对峙结束三种可能
4月10日,菲律宾海军在南海黄岩岛附近企图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对峙持续一个月。中国被菲律宾牵扯进去不少精力。中国很多民众很生气,因为比我们小很多的菲律宾说了不少狠话。
面对菲律宾咄咄逼人的挑衅,中国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在黄岩岛问题上,很多国际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应该坚持经济和军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
对峙影响中菲经贸
北京大学的王逸舟教授认为,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应该受到警告,让菲律宾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威严。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称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多次从菲律宾进口水果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加强对进口菲律宾水果的检验检疫。虽然这只是正常的检疫程序,但依然令菲律宾香蕉出口大受影响。如果黄岩岛对峙继续,中菲经贸关系肯定会受到影响,菲律宾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换句话说,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的无理挑衅,将让它自食苦果,等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中国善意遭误解
早在今年1月份,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少将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就预测今年南海可能有不测事件发生。
罗援认为,长期以来南海能维持和平的现状,主要是中国采取克制和忍让政策的结果。但中国的善意被部分东南亚国家误解,误认为我们是拿岛屿换和平,他们得寸进尺不断挑衅中国的底线。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的表态软中带硬,称中国已经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罗援表示,所谓各种准备就是说如果菲律宾想谈判我们奉陪;如果菲律宾拖我们不怕;如果菲律宾打我们正好练练手,中国南海舰队可以牛刀小试。
区别对待邻国扬善惩恶
王逸舟还呼吁,中国不应该把东南亚当作敌人和对手,而是应该继续坚持睦邻、富邻、善邻的基本政策。中国和东盟10+3的自贸区推进很快,20%的贸易量增长证明双方有共同利益。
目前10个东盟国家中有5个与中国在南海有纠纷,王逸舟建议中国可以区分情况,建立不同类型的奖惩机制。
对于那些与中国没有海洋争议的东南亚国家,王逸舟认为它们是做工作的对象而非打击目标。他建议中国多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如海啸预警、海洋洋底探测、海洋保护和水稻种植等,让东南亚国家看到中国的大国榜样作用。(记者 李明波)
局势前瞻
对峙结束的三种可能
如何结束中菲在黄岩岛的对峙局面?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少将提出了三种可能。
第一是菲律宾找个借口体面下台。比如说黄岩岛即将进入台风季,菲舰船可能会以躲避台风为借口主动撤离,这对菲律宾来讲是上策,但是对中国来讲不是上策,因为菲律宾挑衅中国后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第二是菲律宾继续跟中国对峙下去,继续跟中国拖。罗援表示,这对菲律宾来讲损失也是非常大,它最后要被拖垮,因为我们不怕拖,菲律宾它拖不起,这样它是得不偿失。
第三是菲律宾利令智昏,向中国渔船、海监船和渔政船进行挑衅动粗,因此最后被打垮。罗援说:“这个对菲律宾是最下策,但是对我们来讲是上上策,就是用这个问题我彻底解决一些争端问题,给周边建立一个榜样,谁挑衅我的底线都要付出代价。”(记者 李明波)
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8日头版发表署名文章《面对菲律宾,我们有足够手段》,强调对于黄岩岛争端,“菲方不能将中国的善意视为软弱可欺”。“应该说,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处理争议,仍是当前解决黄岩岛问题的最佳路径,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将这种努力进行到最后一刻。但菲方不能将中国的善意视为软弱可欺。仁至亦有义尽的时候,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真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会介意和菲方共同创造一个‘黄岩岛模式’。应该说,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有足够的智慧,也有足够的手段,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对方收手。”(文字:彭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