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严重住房难 三分之一家庭栖身贫民窟
美洲开发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拉丁美洲面临着严重的“住房难”问题,目前这一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内。
拉美人“一屋难求”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各国政府又是怎样解决的?
状况触目惊心
根据美洲开发银行的报告,目前每三个拉丁美洲家庭中就有一个居住在“用脆弱材料建造而成或者缺乏基础服务”的房屋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贫民窟”。
事实上,拉丁美洲的贫民窟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甚至有“南美巴黎”之称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都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贫民窟,贫民窟里的房屋质量特别差,大部分都是居民自己用废旧的铁皮或砖头在平地上垒起的棚户,而且缺乏水电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卫生条件。
此外,贫民窟还是暴力、犯罪和社会问题最高发的区域,一般外面的人绝不敢轻易进去,因此那里也常被人称为“社会的边缘”。
百姓“一屋难求”
对于拉美大城市里的相当一部分居民来说,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按首付10%,每月收入的30%用来支付期限为20年的住房贷款来计算的话,那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一套条件尚可的住房,这个数字在墨西哥城和巴西圣保罗分别是55%和62%,而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则高达80%。可以说,在拉丁美洲,“一屋难求”的情况非常普遍。
政策效果有限
三分之一的老百姓生活在贫民窟,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性问题。为了让低收入人群能够住上条件尚可、价格合适的房屋,拉丁美洲多个国家的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兴建保障性住房、向低收入人群提供购房补贴等。然而,这些政策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
首先,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数量很少,远远不足以覆盖有住房需求的低收入者。随着拉美城市化的发展和国家间移民的流动,大量人口涌进大城市,这些城市移民构成了居住在贫民窟里人群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如果仅凭政府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每年投入至少1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拉美国家目前实际资金投入的7倍多。
另一个原因是相当一大部分人群没有贷款资格。由于在拉丁美洲不少人靠打短工为生,无法提供银行要求的收入证明,所以他们直接被排除在了住房市场之外。
而对于私人资本来说,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小户型、低价格住房或社会保障性住房利润十分微薄,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目前大多数拉丁美洲的房地产商都以建造针对中产阶级以上人群的大面积高层住宅为主。
针对拉美人民的住房难问题,专家建议,首先鼓励私人领域积极参与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政府可以提供适当的补贴以及优惠政策;其次是改革银行贷款程序以及贷款风险评估体系,让更多人群获得住房贷款的申请资格。(白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