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涉嫌网络攻击伊朗 专家警告当心玩火自焚(2)
以色列的模糊策略
就像以色列人在是否拥有核武器问题上的态度一样,他们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美国政府和以色列对伊朗的网络攻击仍在继续。2012年5月底, “火焰”的病毒侵袭了伊朗和中东其他国家后,对美国和以色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网络战意味着什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火焰”比“震网”更加复杂。国际电信联盟的分析家认为它“比以往发现的任何网络威胁都要复杂得多”。不过,“火焰”并不像“震网”那样直接破坏,而更像一个间谍软件。据称,“火焰”病毒的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它可自行打开个人电脑的麦克风、记录电脑附近人员的谈话内容、抓拍电脑屏幕画面、记录用户使用聊天软件的谈话信息、收集文件和远程更改电脑设置。
而伊朗官员说,“火焰”病毒企图收集伊朗石油行业的关键信息,该病毒在4月份曾对伊朗石油网络系统造成影响,导致伊朗短暂切断石油部、石油出口数据中心等机构与互联网的连接。不过,伊朗方面也表示,“火焰”病毒“所幸被伊朗及时发现”。伊朗国内仅石油行业受到“火焰”病毒严重影响,但其丢失数据已得到恢复。
卡巴斯基实验室则认为,“火焰”病毒自2010年3月起“猖獗”,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攻击目标具有选择性,安全软件一直未能发现它。不少技术人员推测,从“火焰”的复杂结构和广泛攻击范围看,该病毒背后可能有某国官方机构支持。
几乎所有舆论都把这个“某国”理解为美国和以色列。有伊朗媒体说,“火焰”病毒可能在5年前甚至8年前即被激活,美国和以色列具备设计“火焰”病毒的能力,利用电脑病毒攻击伊朗关键行业及核设施系统是西方应对伊朗核计划的手段之一。
美国和以色列对此回应也耐人寻味。以色列分管战略事务的副总理摩西·亚阿隆5月29日说,以“火焰”等电脑病毒发起攻击等方式阻止伊朗核活动的做法“合情合理”。不过,两天以后,以色列官方又否认以与这一病毒有关。 美国也没有公开承认制造了火焰,但媒体牵扯出奥巴马政府一直从事网络战的报道。
以色列媒体分析,以色列政府的官员多数对网络攻击伊朗持肯定态度,同时又否认与此病毒有关,除了避免承担网络战始作俑者的责任,同时也想用一种“模糊战略”扰乱伊朗人的神经。以色列人在是否拥有核武器的问题上已经如此,他们既不承认自己有核武器,也不否认,遇到这个问题,他们总是“微笑,眨眼,然后说以色列人知道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之类的话”。
如今他们要把这“核模糊”战略借用到“网络攻击模糊”上来,意在向伊朗表明,以色列有这样的能力,另一层意思是不管谁发动了这次网络攻击,都表明伊朗在开发核武器问题上不要和西方乃至世界对抗。
五角大楼的X计划
美国希望能在网络战场上取得统治地位,就像在传统战场上一样
虽然以色列没有承认制造“震网”或“火焰”,但以色列媒体在分析,该国有两个机构具备制造这样复杂病毒的能力。
一个是以色列“军事情报8200单位”,它相当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局。这个机构主要负责信号情报,对敌监听,破译密码等工作。2009年开始负责以色列国防军网络攻击能力的工作。另一个是闻名于世的情报机构摩萨德。摩萨德的技术能力也很强,不过比“8200单位”弱。但是最近几年,为了应对伊朗谋求核武器,摩萨德获得了大量的经费。虽然摩萨德的任务主要是破坏和暗杀,但也可能在网络武器方面花大量的钱。
如果说以色列在网络攻击方面如何,还仅限于分析和推测,美国在这方面则有确实的信息。《纽约时报》最近报道,五角大楼有一个“X计划”,负责研究网络攻击,将美国的军事力量延伸到网络世界。
负责“X计划”的,是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的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该项目署有大量经费。从2013年到2017年,他们将花费15.4亿美元,集中研究美国军事行动中需要的网络攻击情况。而从今年夏天开始,该署制定计划,预计五年内投资1.1亿美元,用来研究网络战。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造出一个先进而详细的网络地图,包含全球数以亿计的计算机和其他设施的信息,并且要不断地更新。这个地图,主要给2010年成立的网络战争司令部提供信息,以便确定目标,然后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发动攻击。
该计划的另一个目标,是研究强大操作系统,可以用来发动网络攻击,并能应对网络反击。该署官员说,这就好像也建造一个网络装甲车。
目前,该项目署的官员称,这些研究主要目的不是发动网络战本身,而是要为传统的战争提供支持。不过,美国国家学院的一名网络安全专家赫伯特·林说:“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那可真是个大事。如果他们获得成功,他们将考虑如何能在网络战场上确立统治地位,就如美国现在在传统战场上所做到的那样。”
听起来,美国是在考虑是不是要把战争的形态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不过,奥巴马屡次告诉助手,使用网络武器,尤其是过度使用,是有极大风险的。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比美国的基础设施更依赖计算机系统、因而更容易受到攻击。大多数专家认为,美国早晚会成为它秘密用来对付伊朗的那种武器的攻击目标。有报道说,“火焰”病毒已经侵入美国的网络空间,攻破了微软公司的安全系统,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钱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