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核电站重启引发大批民众抗议 面临供电不足

2012年06月24日 05:13 来源: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0)

  本月16号,日本野田内阁正式决定重启位于福井县的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这将是自去年3月发生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以来,其国内因定期检修而全部停运的核电站的首次重启。而就在22号,核电站的重启决定引发了当地反核人士的强烈不满,至少1万以上的民众在首相官邸门前举行了大型集会。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日本记者王洋,介绍这次反对核电站重启有关集会的情况。

  记者:据了解,这一次的反对核电站重启的集会活动是在当地的“推特”等微博上所发起的。当天反核人士聚集在位于东京永田町的首相官邸门前,反对重启福井县的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并呼吁实现“脱离核电”。当地时间晚上7点左右,集会人群的队伍从首相官邸门前算起排出去有数百米远。反核人士手中举着“决不允许重启核电站”等标语或横幅,并高喊着“反对重启”、“将大饭核电站停运”等口号,整个集会活动持续了2个小时左右。

  据活动主办方透露,共有约4万5000人参加了当天的反对集会,但日本警视厅称参加集会的人约1万1000人左右。据了解,这一次活动是一个叫做“首都圈反核电站联合会”的市民组织在网络发起的,自今年4月初开始每周五会在首相官邸门前举行两个小时的抗议活动,起初只有300人左右。而在本月16号野田内阁正式决定重启大饭核电站后,该组织的呼吁立刻引发了大量网民的响应,一下子就达到了万人规模。

  主持人:我们知道,日本由于关停核电站造成了一些地区的供电不足,但民众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又不支持核电。那么这一次,日本各界舆论对于重启核电站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

  记者:首先,日本的经济界和关西电力公司内辖区内的大型企业对于日本政府重启核电站的做法是非常欢迎,因为由供电不稳定所引发计划停电的可能性一下子小了很多,缓解了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压力。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会长米仓昌弘对于政府在确保(核电)安全性上做出的努力与地方政府的理解下实现核电站重启给与了积极评价。而大阪工行会议所的负责人则指出,这依然无法挽回今年夏季电力供应不足的现状,并对政府的决策迟缓表示遗憾。

  另一方面,在民间,当地民众们对于核电站重启的意见可谓是难分伯仲。在一些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民众处于对核电事故仍心有余悸,反对重启的声音要略占上风。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核电站重启是给与理解的。在关西电力公司的辖区内,由于当地对核电的依赖程度最深,相对来说支持核电站重启的声音要更多一些。据当地媒体调查显示,大阪民众的这一舆情最为明显,赞成核电重启的意见达到了52%,而反对意见为37%。近来,虽然反对核电站重启的游行、集会依旧屡见不鲜,但日本政府、媒体、以及相关专家也同时在呼吁人们对于核电问题要理智看待。

  主持人:刚才你也提到,日本政府对重启核电站的态度是支持的,他们的理由何在?日本的核能政策又将面临着怎样的转变?

  记者: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日本产业经济结构,出口型制造业企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供应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一道理尤其对于日本经济界来说感触很深。目前,日本的核电站供应比率达到将近30%,从新能源开发尚需时日及火力发电等其他发电手段成本颇高的角度来考虑,短时期内要想找到填补核能发电缺口的方法似乎并不现实。在能够保持核电安全性的同时重启核电站,尽力将电力供应问题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这是日本政府坚持重启核电站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日本未来的核能政策,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曾表示,日本将不再建造新的核电站,随着老的核电站使用寿命的终结逐渐实现脱离对核电的依赖,并同时致力于新能源开发寻找替代能源。但舆论分析指出,如果“脱核化”操之过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来算一笔经济账,据日本资源能源厅估算,如果日本就此完全放弃核电,那么也就意味着到2030年时日本的家庭用电费用要上涨一倍左右。平均来说,每个月的电费就可以达到一个新就业大学生月薪的10%左右。另一方面,电费的上涨也会给日本的中小型企业带来深刻影响,甚至会加速日本本土的产业空洞化,使大型企业面临海外经济市场的风险。

  在去年发生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以后,日本的核电安全神话已然破灭,核电利用上的效率与安全性的矛盾引发了日本国内的深刻反思,同时世界范围内也都在关注着日本能源政策的转变。日本在能源政策上的调整所面临的现状是史无前例的,具体会怎么改、其影响是好是坏似乎还不能够盖棺定论,这对于全世界来说都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过程。(记者王洋)

【编辑:王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