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中小学生作业很少 每到周末就往博物馆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牛志楠,曾在2011年前往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做了1年的志愿者,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牛志楠说,匈牙利中小学生一到周末就往博物馆、艺术馆跑,这一点让她十分吃惊。
中国青年报:您在匈牙利期间,曾在当地高中实习。您感觉,匈牙利中学生与中国中学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牛志楠:我感觉他们更有国际视野。我所在的高中,会用各种方式强调和鼓励学生一定要“走出去”。比如,学校在临近假期时,会希望学生交一个假期作业,让他们谈在国外旅行的感悟。假期结束后,学校会专门安排时间,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旅游调研报告,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这个作业虽然是自愿的,但匈牙利的学生家长对此非常支持,会尽可能地根据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己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家长们相信,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了解社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我的一位学生,很喜欢德国,在学校选修了德语课程,于是一次假期,他带着感兴趣的话题和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独自在德国待了差不多1个月,并且完成了一份很有意思的调研报告,谈德国高中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这些观念与匈牙利高中生有哪些差异。
中国青年报:您刚才说,有高中生选修了德语课程,太超前了吧?
牛志楠:匈牙利在高中阶段就开设选修课。因为他们觉得,在高中开设选修课,可以让青少年更早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增强和培养青少年的素质和兴趣。这些选修课的形式多样,而且轻松自由。比如科技课,老师不会总是照本宣科地讲知识、勾重点,而是更侧重于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和小发明;在语言课上,老师往往弱化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让学生合上书本,直接进行对话,拿更多时间谈天说地;每周五,他们可以选修匈牙利民族舞蹈课,报名的学生非常多。当然,这些选修课不是强制性的,如果不想上,完全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和上网。
其实不仅仅是选修课,学生们在上必修课时也很放松。另外,他们上学时携带的书本很少,作业一般一小时就能做完,周末也不会去上补习班。
中国青年报:那他们周末都喜欢做什么呢?
牛志楠:匈牙利中小学生一到周末就往各种博物馆、艺术馆跑,这一点让我十分吃惊。匈牙利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的热情超乎我的想象。我经常看到小学生带着画架和白纸,在美术馆围着某幅名作临摹,并写上自己的感悟。他们甚至还会讨论这幅画是什么时期的画作,哪些画家和他是一个艺术流派的。
我曾在美术馆与一名当地中学生交流,他说,老师在课堂上如果讲到关于古罗马、古希腊的历史和建筑,就会布置作业,让他们在周末去相应的博物馆参观,并且要汇报,谈他们从博物馆里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对此,他不会有任何厌烦的情绪。他说,每次去博物馆都是一次“探秘之旅”,很有意思。
中国青年报:感觉匈牙利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重,难道他们没有考试压力吗?
牛志楠:如果整个社会都认为,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更有潜力和培养价值,都认为实践能力大于学历学位,你想他们的考试压力还会那么大吗?在匈牙利人看来,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不是在教室里背出来的,也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这些素质通过从小到大的生活实践及文化熏陶,早已渗入你的骨髓,不需要通过重复练习或复习,就能信手拈来。从匈牙利的学校考试,到用人单位的招聘,都贯穿着这样的思维和逻辑,所以匈牙利年轻人可以从容地“玩出”、“游戏出”自己的人生。(实习生 张维欣 记者 肖舒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