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枪击惨案层出不穷 政客为选票避谈禁枪话题

2012年07月24日 08: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23日,制造了震惊美国的影院枪击案的犯罪嫌疑人詹姆斯·霍尔姆斯出庭受审。

  案件目前仍在调查当中,但这起血腥事件激怒了美国舆论。社会各界对造成此类暴力事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显然,美国的枪支泛滥再度成为众矢之的。

  行凶者轻松买到大量武器

  奥罗拉市警察局长对记者说,联邦调查局的行为专家正在协助调查人员对疑犯进行行为分析,以了解疑犯的作案动机。

  据警方透露,霍尔姆斯获得过加州大学里弗塞德分校神经系统学学士学位,后在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安舒兹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于上月开始办理退学手续。

  枪击血案发生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立刻报道说,警察在案发现场共发现了4把枪,其中包括自动步枪。CNN立即追问:这些枪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非法供应武器的途径?与恐怖组织是否有联系?霍尔姆斯怎么能搞到这么多武器?

  经过1天的调查之后,随着更多细节浮现,人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霍尔姆斯的全部武器都是合法购买的。几乎可以确定,霍尔姆斯属单独作案,案情与黑帮或恐怖袭击没有关联。

  有资料显示,霍尔姆斯从5月22日起开始购买武器。他首先到奥罗拉本地的一家枪械店购买了一支格洛克手枪。6天后,他到丹佛市一家名叫“巴斯普罗”的枪械店买下一支短枪。

  两次买枪顺利无阻后,霍尔姆斯的胆子更大了,又在科罗拉多州内另一家店里买到杀伤力强大的AR15自动步枪。7月6日,他再次来到“巴斯普罗”,购买了此案中使用的另一支格洛克手枪。

  霍尔姆斯还从网上订购了大量的燃烧物和能装几千发子弹的大容量弹匣。

  惨案层出不穷 控枪遥遥无期

  按美国联邦法律规定,买枪人在购买枪械之前必须经过背景审查。但有专家指出,这样的调查对预防此案发生毫无用处。霍尔姆斯背景非常清白,除了一次超速纪录之外,几乎没有与警方发生过任何关系。

  售卖这些武器的销售商也表示,他们愿意与警方开展合作调查,但拒绝承认自己在卖武器给霍尔姆斯的时候有任何不合规范的地方。

  奥罗拉枪击案,是美国历史上排名第9的严重枪案。

  近年来,美国大小枪案时有发生,今年更是噩耗不断。2007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案,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枪击案,导致32人死亡。2009年的胡德堡枪击案导致13名等待前往阿富汗的士兵丧命。就在距此次枪案发生地40英里外的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高中,1999年4月发生的枪击案也造成13人死亡。

  在无数无辜者流血之后,舆论都认识到,加强枪支管制在美国却仍是遥遥无期,特别是在今年面临美国总统大选之际,枪击案只能短暂打乱总统大选的步伐,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情况。

  为了选票 政客不碰禁枪话题

  枪击惨案发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分别暂停竞选,并发表讲话和声明,对枪案中的逝者与伤者表示哀悼。奥巴马宣布,全国降半旗6天,哀悼遇难者。

  但这两人均避重就轻,绝口不谈加强枪支管制的问题。

  奥巴马在担任参议员时,曾经发出过加强枪支管制的声音,甚至2008年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正式提名的演讲中还提到相关内容。罗姆尼在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时也提出过加强枪支管制的办法。但在眼下这场胜负难测的选战中,两人都绝不会碰这个敏感话题。

  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案后,要求加强枪支管控的声音曾经一时高涨,但最终仍是虎头蛇尾地无疾而终。

  这中间的原因,首先在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中规定“民众拥有、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这一原则在宪法的庇护下是难以撼动的。

  另外,在美国,主张持枪自由的全国步枪协会拥有超过400万会员,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选举的“摇摆州”(如俄亥俄和弗吉尼亚州)。多年来,该协会在地方选举和联邦选举中拥有巨大影响力,成为政客们争先讨好的对象,“枪支管制”因此成了他们避之不及的话题。奥罗拉枪案发生后,记者发现,该协会网站上对此事绝口不提,仍然高举“大家都持枪”(All In)的标语。

  在国会,关于持枪的讨论更是举步维艰。

  共和党人坚持持枪自由,民主党内对于持枪问题也争论极大,因此枪支问题在国会时遭挫败。

  此次霍尔姆斯所购武器中的大容量弹匣,本来是美国国会1994年颁布的法案所禁止销售的,但该法案于2004年失效,在国会未能重新通过。此后,武器销售商开始不断推出大容量的弹匣吸引消费者。

  《华盛顿邮报》评论版当天的一篇文章说,政界和民间对控枪的呼声都不够坚决,从而导致在每次悲剧发生后,“人们悲叹,然后耸耸肩膀将悲剧抛到脑后,任由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记者 杨丽明)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