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各国安检制度 美国推全身扫描日本较为宽松

2012年09月04日 14:1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报道,“看联邦法律近期有关劫机和炸弹的笑话,你们可不用担心我,我会把我的炸弹保管得非常好的。”“先生,请跟我们走。”

  这是美剧《老友记》中的一段。男主角之一钱德勒在机场安检时开了个无聊的玩笑,结果被当作恐怖分子、被警察带走。由于911事件的发生,这个敏感片段也在正式播出时被剪辑、替换。

  美国实施严格安检制度 全身扫描惹争议

  美剧中脱鞋、解皮带的安检情形是否存在于现实中?旅居美国的华人马晓捷证实了这一点。

  马晓捷:在美国本土,你从一个州飞到另外一个州的话它只会让你脱鞋、解皮带,过一个安检门,如果你身上有东西响的话,会再搜一下。但是如果你是坐国际航班从美国飞到其他国家,出关跟入关是一样的,会先让你脱鞋、解皮带,把所有身上一切可能发声的东西摘下来之后过一个安检门,包裹什么的也会通过像X光射线那样的机器,安检人员会让你把外套、笔记本全部单放出来,最后还有你的包裹,这几样东西全部过去之后,你才能把行李收拾好,然后穿鞋走人。

  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机场的安检级别全面升级。马晓捷介绍,全身扫描仪和强迫搜身检查此后在机场推行。

  马晓捷:安检会对你身体进行一个透视,这个透视曾引起过争议,因为你某些器官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有些人会反对。最后这个东西统一了,女的只看女的,男的只看男的。

  在不少美国人看来,强制全身扫描不仅副作用不详,更是对他们隐私的侵犯。听听愤怒的美国人是怎么说的:

  美国市民:政府干的叫什么事呀,骚扰守法公民,强迫我们接受辐射,这跟让我们脱光衣服没有什么区别。

  先把抗议放在一边,安检无疑是件严肃的事,在上飞机前丢弃随身携带的瓶装水、打火机、管制刀具等,也已成为乘客自觉的选择。

  日前,中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在内的几大机场陆续提高安检级别至二级,在上海两大机场,多数乘客都被要求脱鞋、解皮带接受检查。机场方面也提醒乘客需提前2小时以上抵达机场。

  法国机场安检“松紧有别” 安检速度普遍较快

  听起来“脱鞋安检”似乎已经成了国际惯例。常年生活在法国的唐先生说,他去过的欧洲机场安检大都是“松紧有别”,但安检速度普遍较快。

  唐先生:法国每个机场都不一样,在一些小机场或者廉价航空的机场,安检相对比较松一点,因为它的安检口比较少,参加安检工作人员也比较少,每个人工作量都很大,所以不可能做到每一个人都让你脱鞋、解裤带。但是在一些大的机场像戴高乐机场,它的安检会严一些的,上次在马赛机场安检花了大概15分钟,应该算人比较多的情况。我们那天从戴高乐机场走是晚上11点多的飞机,那会儿人比较少,大概5-10分钟就通过安检了。

  日本机场安检较为宽松 欧洲官员称脆弱得难以置信

  在各国严格的安检措施中,日本却是一个例外。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特约记者黄学清:日本的机场安检相对比较宽松,一位2010年到日本参加反恐对策特殊装备展览的欧洲警方官员曾说,日本的国际机场安全措施脆弱的难以置信,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在911之后的一段时间和2009年12月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班机险遭炸弹恐怖袭击之后的年末年初出行高峰期间,日本曾强化安检措施,很多飞往美国的航班在进入登机口前会对全部乘客实施搜身安检,并打开所有的手提行李检查。但是现在在日本机场过安检感觉并不严格,像是例行检查,而且也比较宽容,比如手提行李中如果有给儿童携带的饮料,在安检处的测试仪上放上几秒钟测试好后都可以带入飞机。如果有乘客不舍得丢弃禁止带上飞机的物品,一些航空公司会帮助保管,等乘客返回日本的时候取回或由航空公司乘务员负责带上飞机,到达目的地后再交还给乘客。日本也一直在研究使用全身扫描安检仪器的问题,也就是充满争议的裸体扫描,国土交通省还专门组织专家讨论如何避免泄漏个人隐私等问题,东京成田机场也在考虑使用这种仪器进行安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时间表。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