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军备竞赛使北极竞争呈现对抗性(2)
军备竞赛使北极竞争呈现对抗性
其实,需要强调的是,北极诱惑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更在于其军事价值。早在二战期间,就有希特勒要在北极建立秘密基地的传闻,足见其军事战略地位之重要。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把北冰洋作为双方进行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由于北极纬度较高,战略潜艇能够在厚厚冰层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进入对方后院,对其重要目标进行抵近打击。
2009年7月14日,俄罗斯海军潜艇在北极地区突然发射了两枚导弹。据报道,此次发射虽然事发突然,但并不让美国和北约感到意外。由于北极地区现已被冰块覆盖,因此无法确定俄潜艇准确位置。军事专家认为,在北冰洋发射导弹可以缩减到达目标所需时间,并提高自身隐蔽性。
此外,北极作为地球一端,拥有独特的地理空间优势。远程战略轰炸机从北极附近地域出发,很快就会飞抵欧、亚、北美三大洲的上空。
军事存在不但是捍卫主权的有效手段,还是宣示主权的强力措施。几乎与科学考察、资源开发同步,环北冰洋国家以捍卫其领海利益为借口,纷纷派兵北上,使得相关国家在北极的利益角逐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作为主权诉求的配套措施,俄罗斯是在北极驻军最为积极的国家。根据2009年颁布的北极战略规划,俄罗斯拟通过整合其北冰洋沿岸军力,建立一支以陆军常规部队为基础,吸收海军核潜艇和空军远程战略轰炸机等力量参加的北极独立部队集群,最终形成“旨在跟踪北极动态的综合力量体系”。目前,该规划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2月21日,俄罗斯陆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宣布,2015年前,俄首支北极地区摩托化步兵旅将完成组建工作。
其实,俄罗斯并非首个在北极实施军事存在的国家。2009年,丹麦宣布成立北极地区军事司令部,并组建了能在北极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的快速反应部队。挪威也早已将本国指挥部的大本营逐步移到北极圈内。除此之外,美国与加拿大作为北极周边大国绝对是北极军备竞赛的种子队员。
美国自从俄罗斯手中购得阿拉斯加成为环北冰洋国家后,在北极就有驻军。2010年,美国五角大楼宣布,将通过导弹防御和预警、战略威慑、海空部署等确保北极地区美国利益的安全。
加拿大虽未宣布建立北极军事基地,但形成了制度化的北极军演活动,代号为“纳努克行动”的年度军事演习已举行了7次。7场演习不但规模逐次上升,而且场场都有总理到场。
对此,加拿大媒体认为,为应对北极的主权竞争,这么做是必须的,因为,试图用小规模的军演就可维持现状的想法绝对是愚蠢的,强化军事演习旨在让对手明白,对于加拿大的权益,其他国家不能装聋作哑。
当然,这场竞赛并不仅限于北极国家。美国为了发挥其联盟优势,不断拉盟国为其撑腰。在美国操纵下,北约国家之间多次在北极地区举行制度化、常态化的集团演习,其想定设置多以北欧国家因油气资源发生冲突为背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毫无疑问,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北极的军备竞赛已悄然展开。当前,北极的局势虽然总体处于可控制状态,一般不会升级为军事冲突,但各国强化军事存在的举措,无疑加大了爆发冲突的几率。对此,早有学者提出警告:“军备竞赛或许即将开始。北极的战略价值正不断提高。北极国家实际上在为冲突作准备。”
逐利北极,非北极国家也不懈怠
毋庸置疑,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面对北极的诱惑,非北极国家也无法抗拒。对于丰富的资源,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国家都不会放弃其北极利益诉求。
为了打破北极国家的“小圈子”,一些非北极国家单独或与北极国家联合,采取科考、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方式,不断涉足北极事务,力求在利益争夺战中,实现一国之利。
2012年5月15日,韩国国土海洋部宣布,韩国破冰船“ARAON”号赴北极进行科考工作,一方面通过北极永久冻土层了解气候变化对北冰洋的影响,另一方面调查北冰洋“可燃冰”的分布状况。
日本历来看重北极“黄金水道”的开发。日本气象信息公司认为,“北极航道如果能够作为一条常态化的线路确定下来,全球的经济流向有可能发生改变。”为了开发新航线,该公司计划于今年9月,择机发射名为“WNI”小卫星,用于观测北冰洋冰盖缩减情况,为标绘“北极航道”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新兴大国,印度不但通过商业运作获得了北极石油和铁矿石的开采权,而且还以探险的名义,派遣军队远征北极。2008年,一支由印度海军精锐部队组成的探险小队从挪威北极城朗伊尔出发,成功地抵达北极极点。
对于印军在北极探险的目的,印度军方解释为,强化官兵的冒险精神。但西方媒体认为,其实是为了显示其“北极抱负”。
实现可持续发展,南极模式或可借鉴
温室效应在北极孕育出巨大利益,催生巨大诱惑。但就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言,这并非因祸得福的好事。诚如美国加州大学北极问题专家阿瑟·梅森教授所言:“北极的可持续发展要比石油公司的利益重要得多。”
由于人们对北极何时在夏季缺乏准确的预测,因此,北极诱惑很有可能是一场幻觉。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25年全球趋势:变化的世界》研究成果表明,有关北极资源和航海方面的好处到2025年也不可能实现。他们预测,2050年之前,人类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从北极中心地区开采石油的技术。
实践证明,由于北极地区历史、地理比较特殊,基于国家主权的区域治理,不但无法有效地平息环北冰洋国家的权益之争,更有可能使冲突进一步升级。对此,南极模式或许能够提供可资利用的经验。
上世纪50年代,南极出现了类似今天北极的主权之争。阿根廷、日本、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国对南极纷纷提出圈地和开发意愿。为了防止南极发展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与目标,在国际社会的倡导下,相关国家之间通过60多轮国际谈判,最终形成了《南极条约》为蓝本的南极模式。
南极模式的精髓在于,禁止任何军事活动,南极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各国领土要求,鼓励开展联合科考活动;赋予协商国南极自由活动权,防止部分国家把南极当作“自留地”。在南极模式的治理下,南极大陆实现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治下和平。
与南极一样,北极的资源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参照南极模式,对北极进行有效治理,联合国应超越个别地区组织,把对北极的有效治理责任担当起来。相关国家,尤其是北极圈国家,应正视北极缺乏历史主权的事实,摆脱地缘主权的束缚,放弃在“小圈子”内的无序竞争,自拆利益“围城”,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有能力的国家和平进入北极,用科学考察取代利益瓜分,用环境治理代替资源滥采,这才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康永升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