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否认“搁置争议”共识 中方有力回应震慑日方 (2)
日否认“搁置争议”共识
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抹煞了两国间就钓鱼岛问题存在的共识和默契,在外交上完全是背信弃义。
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达成“搁置争议、留待以后解决”的重要共识。之后中方对钓鱼岛保持着克制,日本也心存顾忌,没有明目张胆侵犯钓鱼岛主权。这才使中日友好的大局得以维持。
但是2010年10月,时任外务大臣的前原诚司在国会答辩时称,邓小平作为国务院副总理访日时在日记者俱乐部答记者问时提到的“搁置争议”是单方面表示,日本从来就没有就此达成共识。这直接动摇了两国的互信基础。日本政府之所以在外交上公然背信弃义,缘于近年来日本政府开始秉持不承认在钓鱼岛存在主权之争的立场。2010年6月,时任首相菅直人在国会宣称钓鱼岛诸岛从来就没存在过主权问题,并在答辩书上签了字。
在这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立场下,日本政府自然频频制造事端,挑战中方忍耐极限。首先就是背弃两国渔业协定,对中国渔船实施撞击并以国内法处理此事件,其后是将钓鱼岛附属岛屿定位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基点、为钓鱼岛部分岛屿命名等,直至将钓鱼岛非法“国有化”。
日本民间、议员的出格之举也是不胜枚举。现在,日本政客和媒体最常见的论调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钓鱼岛周边海域可能蕴藏石油后,中国才开始主张钓鱼岛主权,之前从来没有主张过”。稍微了解一下历史,这种诬蔑便不攻自破。但是这却深深蛊惑了一部分日本民众。如果日本真正希望事态平静,那第一步就应该放弃否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之争的立场,真正停止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
百姓“用脚说话”如同一场地震
几年前,经济不振的日本提出“旅游兴国”的口号,并将吸引旅游作为外交工作的一大任务。目前一些中日民间交流及两国文化活动已经取消或延期,一些准备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也取消行程。
据报道,自鼓吹“国有化”后,日本一些地方的中国游客锐减40%。中国老百姓“用脚说话”,拒绝去日本旅游,不偏不倚戳到了日本痛点。有日本媒体对此评价称:“如同一场地震。”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但也决不畏战。日本政府称“国有化”是维持钓鱼岛“平稳和稳定”的举措,这种说辞难以令人接受。如果真心以大局为重,表达诚意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必须放弃否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之争的立场,真正停止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
日本切莫错误估计形势,最终自食其果。(本报驻东京记者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