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欧债危机未出现拐点 随时可能再度恶化

2012年09月18日 14:0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近期,一系列利好消息使得欧债危机形势有所好转,有分析人士甚至作出“欧债危机现拐点”的论断。然而,接受记者采访的权威专家指出,现在说危机出现转折还为时过早,危机随时可能再度恶化。

  形势暂时好转

  欧债危机形势的好转始于7月底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关于将“尽其所能捍卫欧元”的承诺。尤其是9月初欧洲央行宣布出台新的购债计划后,市场信心出现回暖,欧元对美元汇率从7月底的1比1.20升至目前的1比1.31,欧洲各主要股市也都出现明显上升。

  与此同时,受到债务危机困扰的欧元区主要经济体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融资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其中,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的7.5%以上降至目前的5.8%左右,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一度从7月近7%的高点降至5%以下。

  多次应邀在欧盟和欧元区财长会议为各国财长提供形势与决策咨询的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冈特拉姆·沃尔夫对记者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定欧洲稳定机制不违宪以及荷兰议会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市场顾虑,尤其是欧洲央行出台的新购债计划更是起到稳定市场的关键作用。

  他说,此前市场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形势极为担忧,认为一旦这两个国家寻求全面救助,欧元区将被压垮,而欧洲央行通过其新出台的购债计划将扮演重债国国债“最后购买者”的角色,从而大大降低了欧元区因大国求救而面临崩溃的风险。

  危机基本面未变

  沃尔夫对记者说:“最近的一些进展使我们有理由对欧债危机近期形势持乐观态度,但要说危机已经翻过一页,走上快速解决的轨道还为时过早。”他认为,目前围绕欧债危机的诸多基本面仍未改变,包括暗淡的经济增长前景、居高不下的债务及赤字、欧元的机制性缺陷、欧洲南北部国家的竞争力差异等。

  首先,重债国仍在紧缩与增长之间挣扎——一方面,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要求大范围的财政紧缩;另一方面,因紧缩不断加剧的经济下滑反而使得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相对上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目前来看,欧元区尚未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专家指出,经济增长是解决危机的重要途径,经济增长能力是偿债能力的基础。然而,官方统计显示,除了希腊、葡萄牙经济继续深度衰退之外,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大重债国的经济形势也极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意大利在上季度经济萎缩0.8%的基础上又下降0.7%,连续四个季度经济环比下滑;西班牙经济出现0.4%的环比降幅,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萎缩。

  此外,引发欧债危机并使之久拖不决的一系列深层次机制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沃尔夫说,由于涉及主权让渡,欧洲财政一体化、银行业一体化及政治一体化进程依然缓慢,目前关于银行业联盟的谈判陷入僵局就是例证;重债国的结构性改革虽在推进,但进展缓慢,短期内难以缩小与德国等国的竞争力差距。

  危机可能再度恶化

  专家认为,除了上述基本面上的问题之外,欧债危机还面临很多中短期不确定因素,危机形势随时有可能恶化。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雅各布·柯克加德对记者说,希腊仍是欧债危机的重大不稳定因素之一。他说,由于希腊新政府已表现出实施紧缩和结构性改革的决心,该国得到下一笔救助贷款的可能性极大,近期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基本可以排除,但希腊政府如何在五年深度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履行承诺,很令人担忧。

  柯克加德还说,西班牙也有可能给欧债危机形势带来重大波动。他说:“西班牙很可能将在几周内寻求全面救助,直接原因是西班牙政府无法偿还10月即将到期的约300亿欧元(约393亿美元)国债。而目前欧盟各方正在向西班牙政府施压,要求其尽快申请救助。”然而,如果西班牙政府硬撑着不申请救助的话,该国融资成本将报复性反弹,市场对欧洲央行新购债计划的可信度和效果也将提出质疑。

  分析人士指出,在欧洲央行出台新购债计划背后,德国政府的态度转变起了决定性作用。然而,鉴于德国民众对欧洲央行新购债计划此起彼伏的反对声,即将在明年面临大选的默克尔政府在欧洲央行强力介入欧债危机等问题上能否坚持到底,将对欧债危机的形势起到重大影响作用。

  柯克加德指出,意大利政局也将对欧债形势产生影响。技术官僚出身的现任总理蒙蒂所倡导并实施的紧缩和结构性改革,是维持意大利债务形势处于较为平稳态势的关键,然而蒙蒂明年卸任后的意大利政局极为不确定,从而给这一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命运打上问号。(记者张正富 崇大海)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