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民众反思食物浪费 绅士饭后打包不再遮遮掩掩
在一家英国的小餐馆里,一位英国男子站在柜台前,一只手捂着嘴,低声在和服务员说着什么。原来,他想要一只打包盒,用来装他吃剩下的食物。何以英国人对“打包”这般遮遮掩掩?只因在英国传统观念中,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只能私底下告知服务员。
在英国,许多人尚未习惯在小餐馆进食后索要打包盒,每一年英国餐馆的食物浪费高达21吨,相当于3辆双层巴士的重量。英国食品历史学家柯林·斯宾塞认为,打包盒不属于英国文化。斯宾塞自己从未使用过打包盒,他说,在英国人看来打包属于贪婪的表现,他们会为此感到害臊,“我认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焦虑”。他还指出,在英国“浪费”历来是财富与高贵的象征,“浪费的食物是用来填饱他人肚子的。在中世纪,它们首先用来填饱厨房里的侍仆,余下的则分给在庭院里等候的乞丐和穷人。”
英国卡迪夫管理学院主讲顾客心理学的高级讲师保罗·巴克利认为,打包盒在英国存在形象问题,“任何人们认为穷人会做的事情,他们便不会去做。”他还说即使有些人向餐馆索要打包盒,也会借口“是给猫吃的”。
不同于英国,打包盒在美国社会则被广泛接受,甚至在餐馆菜单上都能见到“提供打包盒”的字样。在伦敦工作的美国广播员查理·沃尔夫说,“我们不喜欢看见浪费。大家都有共识,一定要努力工作赚钱,珍惜每一张美元的价值。”沃尔夫回忆起他经历过美国30年代大萧条的母亲,她曾将在中国餐馆吃剩的菜打包回家,并用来做一道煎蛋卷,有时还会直接带回家一些吃剩的面包。沃尔夫的父母属于美国中产阶级的上层,他认为父母的成功也多少与他们的打包习惯有关。
不过,打包盒的形象在英国也正经历改变。
在过去,英国人并不习惯外出就餐,斯宾塞说,直到60年代,随着各种氛围宽松、量足价低的法国和意大利餐馆在英国开始流行,加之英国人消费能力增强,人们逐渐开始在外就餐。这个改变加剧了食物浪费的现象,据调查,各个餐馆有30%的食物浪费直接来自于顾客的餐盘中。
如今,虽然大部分英国人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但不断变化的环境已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食物浪费的严重性。今年美国在半个世纪以来罕见的大旱中,玉米和大豆作物均遭受重大损失,东欧部分地区如俄罗斯、乌克兰等地的小麦也未能幸免。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今年6月到7月的世界粮价上涨了10%,比去年同期增长6%。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英国民众中出现了对食物浪费的反省。伦敦的可持续餐馆协会便在去年秋天自发组织活动,旨在减少浪费。协会给每个加盟的餐馆分发了250个打包盒,有些餐馆还将协会的活动内容贴在餐馆的墙上,以引起顾客的注意。与此同时,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形势影响,不少英国人也减少了外出就餐的次数,并开始将多余的美味食物用打包盒带回家。
虽然目前英国人仍然将打包盒称为“狗食袋”,但巴克利说,就像英国人接受公共场合禁止吸烟一样,接受打包盒也需要一个过程,即使观念的改变十分缓慢,它依然是可以改变的。 (李小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