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之外交战:罗姆尼凌厉反攻 奥巴马留后手
中新社华盛顿10月7日电 题(外交战):罗姆尼凌厉反攻 奥巴马暗留后手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10月8日,在至关重要的“摇摆州”弗吉尼亚州,罗姆尼将走进一所军事学院,就美国外交政策发表一场广受关注的演讲。
携10月3日总统辩论重振声势的余威,罗姆尼蓄势待发,斗志高昂,“他将表明自己强硬外交政策构想与奥巴马失败政策形成的鲜明对比”,其竞选团队在一份声明中如是说。
声明又批评奥巴马“示弱,模棱两可,执意毁灭性地削减国防开支”;而罗姆尼将“展示实力和决心,直言不讳、毫不犹豫地捍卫美国价值观,将国防放在首位,绝不让军队失去保卫国家安全所需的资源”。
发起凌厉反攻
此役堪称罗姆尼看准时机发起的凌厉反攻。作为带领美国结束伊拉克战争、坐镇指挥击毙本·拉登的总统,奥巴马在大选“外交战”中本来得分甚多,但上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突遭恐怖分子杀害后,他陡然露出破绽。
惨案发生伊始,奥巴马声称,这只是反美分子借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视频泄愤,但深入调查显示这是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恐怖袭击事件。国会共和党议员迅速抓住这一机会,批评奥巴马误导民众,并对美国外交官保护不力。
罗姆尼准备“再接再厉”。其竞选顾问早前透露,在8日演讲中,罗姆尼会谈及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一事,指责奥巴马“表现偏软”,无力维护国家利益,而自己才是捍卫美国价值观的“斗士”。
两大外交“软肋”
在大选进入倒计时一个月之际,这将是罗姆尼在“外交战”中追平甚至反超奥巴马的最后机会。选战开打后,拥有傲人经商业绩的罗姆尼一直在经济领域猛攻奥巴马,在外交领域则着力不多,致使自己战况不佳,频遭奥巴马竞选团队的敲打。
罗姆尼主要有两大“软肋”:一是没有任何外交经验,二是外交政策缺乏细节,尤其是后一点,屡遭外界诟病。有评论说,迄今罗姆尼除了反复强调其外交政策会“处处胜过奥巴马外,再无任何实质内容”。
今年7月,罗姆尼一位竞选顾问接受电视采访为他造势,期间被问及阿富汗问题时说“我不会谈细节”。此事马上被奥巴马竞选团队大做文章,将访谈视频贴到社交媒体广为扩散。
伦敦奥运会开幕前后,罗姆尼出访英国、以色列、波兰三国,意在提振外交声誉。谁知刚到英国就出现口误,表示伦敦奥运会有些情况“不太乐观”,引得英国首相卡梅伦反讽“在荒郊野岭举办奥运会(指罗姆尼负责运营的盐湖城冬奥会)肯定更容易”,这样的“低级错误”令罗姆尼的支持者都恼火不已。
从美国大选历史看,外交议题的重要性向来排在经济议题之后,算是竞选人的“第二战场”。虽居次席,并非无足轻重,特别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竞选人的外交政策日益受到选民重视,反恐、国家安全等焦点议题成为很多“中间派”选民投票时的考虑因素。
有鉴于此,罗姆尼据信早早决定在10月3日总统辩论后就外交政策发表演讲,直面外交“软肋”,争取利用奥巴马的破绽扭转局面,同时也为本月22日他与奥巴马侧重外交政策的第三场辩论做准备。
奥巴马暗留后手
反观奥巴马,执政3年多外交业绩还算靓丽,加上罗姆尼自乱阵脚,他在“外交战”中一路领先。然而,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突遭杀害后,麾下一些高官的轻率发言,给了罗姆尼可乘之机,甚至翻盘的可能性。
或为“止损”,近一周华盛顿频传奥巴马部署秘密行动追杀袭击疑犯的消息,包括调派美军特种作战部队进驻北非围剿“基地”组织及其分支。10月5日,美国官员又证实已有两名涉嫌参与袭击的疑犯在土耳其落网。
同时,奥巴马也“暗留后手”。10月4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宣布,11月4日,即总统大选投票日的前两天,该频道将放映一部讲述本·拉登被击毙的电影,其幕后制作人正是好莱坞一位鼎力支持奥巴马的电影大亨。
显而易见,奥巴马竞选团队想在最后关头提醒选民:投票时想想谁才是带领美国击毙本·拉登的那个人。而到底11月6日有多少选民会这么想,也许8日罗姆尼外交演讲的表现将决定这一点。(完)
最新报道:
专题:2012年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