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媒体刊文称亚洲崛起决定未来世界125年

2012年10月11日 15: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原题:亚洲崛起决定未来世界125年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0月4日文章】题:亚洲的崛起会带来什么?

  1889年,在一位美国富豪创办了《纽约先驱报》欧洲版(《国际先驱论坛报》前身)的两年后,拉迪亚德·吉卜林(英国小说家、诗人——本网注)在香港跟一些英国商人一起吃饭。当时中国的帝国统治者勉强开始了现代化进程,早就对中国的闭关自守态度感到不满的英国企业家们为新出现的投资和赢利机会感到振奋。

  然而,吉卜林担心,这些人竭力“把西方的一切刺激因素——铁路、有轨电车等等强加给中国”纯属误入歧途。他提出:“一旦中国真的觉醒,开通了从上海到拉萨的铁路线,控制了她自己的兵工厂和火药库,那会发生什么情况?”

  吉卜林的猜想与全球化

  吉卜林猜想,亚洲会采纳西方国家的刺激因素,东方将与西方接近于平起平坐。如今,他所担忧的未来已成为现实:中国的骤然崛起、亚洲各种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重组将决定今后125年的局面,一如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在全世界的传播决定了此前125年的局面。但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东方的崛起和西方的相对衰落显得非常遥远,欧洲尚在工业资本主义的推动下致力于史无前例的全球扩张。

  亚洲的大多数农耕社会处于从属地位,对非洲的争夺才刚刚开始。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已经完成了内部扩张的美国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市场和属地。吉卜林不失时机地激励这个国家分担白人的职责,教化亚洲和非洲的土著。

  几百年来与宗教美德紧密相连的美好人生有了全新的概念,其核心是个人至高无上:免除了过去对行会和教会负有的义务,对私利的追求从此以后将受益于不断的技术创新、商业扩张和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

  起源于西方的全球文化在十九世纪开始渗入大多数非西方社会,许多当地文化受到重创。不过,大多数亚洲文化并没有为了虚无缥缈的现代化而停止抵抗,或者抛弃自身传统,比如在土耳其和中国。在印度,殖民地时期之后的政府帮助再现和重振了许多本土舞蹈、音乐和手艺。

  全球化再加上大规模移民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混杂状态和文化传播。好莱坞文化帝国在印度受阻,后者的国产影片迎合了大批海外侨民和国内观众。同样地,半岛电视台、日本动画片、台湾流行音乐和土耳其肥皂剧都在世界上大片地区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张君劢的预言与亚洲未来

  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无法掩盖几乎所有国家(朝鲜和古巴除外)所选择经济道路的基本统一性。这个模式最早于十九世纪出现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欧洲——从农村自给自足到城市职业生活方式的巨变和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如今在世界上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各个角落无限复制。

  表面上,这听起来像是早就该到来的世界财富再分配。路易威登前不久在乌兰巴托开了一家专卖店,而在发现蒙古之前,全世界农矿产品采掘者和交易商已经使安哥拉的饭店房价雄冠全球,他们还把目光投向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富汗,觊觎着该国的石油、黄金、铁矿、铜矿和锂矿等宝藏。

  但当我们获悉极地冰盖正迅速融化、美国发生干旱、各地天气反常的消息时,我们只能惊叹于将迄今为止仅几亿欧美人享有的美好人生带给几十亿人的狂妄工程。

  毋庸置疑,它会以失败告终,而其影响——政治的、经济的和环境的——将决定今后百余年的局面。

  在中国,从农村到城市的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流动方兴未艾。2010年8月,北京城外持续11天的100公里大堵车勾勒出了触目惊心的中国新城市未来景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可能会新增3.5亿,这超过了美国的总人口。中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到2025年,它将需要修路约50亿平方米才能避免现有的公路变成巨型停车场。

  北美的能源激增也许会减轻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但现在轮到中国热衷于从外国获取能源。

  “崛起中的”国家还必须应对严峻的国内挑战。南非取得了金砖国家经济地位,如今要与工人阶层中的强烈不满情绪作斗争。在印度中部,山区部族反抗采矿公司夺走他们的土地,因而发动武装叛乱。

  亚洲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本身似乎并不十分满足。加利福尼亚南部大学前不久对中国城里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与1990年至2010年间富足与消费水平增加三倍相比,“没有证据显示生活满意度明显上升”。

  当然,这是亚洲许多伟大思想家和领导人早就预料到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哲学家张君劢像吉卜林在1889年一样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的强大力量使收入、资源和机会集中到一小部分人手里,而大多数人永远处于追赶状态,“孰强孰弱,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

  但张君劢并不像吉卜林担心的那样认为东方有朝一日会与西方并驾齐驱。他预言,未来会呈现“多而不均,富而不安”状况。

  在全世界政冶和经济危机日益加深之际,张君劢的描述“也许”听起来太幼稚。因为他所忧虑的那个未来——东方迟迟不能变成西方的那种形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并使今后年的前景让人心情沉重。(作者印度小说家、散文家潘卡杰·米什拉)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