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辩论中国当替罪羊 专家吁勿搅乱中美关系
22日晚,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最后一轮在佛罗里达州举行。民主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就涉及外交政策与安全的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而中国再一次成为两名候选人争相体现“强硬态度”的替罪羊。鉴于此,美国不少专家表示,为大选炒热“中国话题”应有限度,不能因此扰乱正常发展的中美关系。
在本次辩论中,中国话题的热度超乎想象。罗姆尼打出与中国相关的广告称奥巴马对华政策软弱,而奥巴马又接连抛出针对中国产品的强硬措施体现自己维护美国利益的形象。在两人的口水战中,中国俨然成为标靶。对此,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政策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易明女士表示:“我认为在目前的竞选中两个候选人都没有以严肃和真正的态度来对待中国问题。两个总统候选人都将中国当作美国经济问题的替罪羊,将中国当作一些毫无作用的政治言论攻击的靶子。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举动并不能提升竞争和辩论的品位。”
由于美国近年来一直失业率高涨,因此“中国抢夺美国工作岗位”的借口也是层出不穷,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拉动出口、造成美国对华贸易巨额逆差的言论赢得了不少附和。对此,美国著名经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指出这并不符合事实:“从2005年7月开始,中国对所有贸易伙伴的汇率都累计升值30%以上。这意味着什么呢?在上个十年中期,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但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降低到GDP的2%,有了显著下降。”
许多媒体都指出,在大选之年炒作中国问题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惯例。那么其根源在哪里呢?美国资深外交家,1972年曾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行的首席翻译的傅立民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制度不同以及美中力量对比发生改变:“美国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问题’,而是综合性的竞争力问题。美国自1880年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以来,约140年来一直保持这一地位,但很多人认为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内取代这一地位,许多美国人将头一次生活在‘不是第一’的国家,心理上需要调整的时间。中国是一个在转型中的国家,它曾经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但现在已经高度市场化,经济系统具有竞争力,但在很多方面它不是我们熟悉的模式。中国市场在1850年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现在它又重新回来了。我们最好利用它,在这个市场上竞争而不是只会抱怨。”
事实上,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美国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意味着机遇。前驻华大使芮校俭表示:“中国已经表示他们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在2030年前提升人均收入到欧洲中等国家水平。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不应该抱有疑虑,应该大力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对美国有好处,特别是对就业有好处,还能够支撑美国的出口。奥巴马总统提出两年内出口增加15%的目标,只有和中国合作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罗姆尼在辩论中再度提到“一上任就将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承诺。对此,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表示,尽管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可能只具象征意义,但大大增加了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可能性,他提醒下任美国总统不要冒险:“如果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可能会改变相关决议在国会表决的结果。在国会近年来一直有相关法案在推动,一旦立法可能对中美贸易造成重大影响,因为其中一些法案规定如果人民币不大幅度升值,就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些法案的负面效应是有可能引发贸易战,不仅对美国,而且对世界经济都影响巨大。我们现在经济和全球贸易复苏脚步缓慢,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全球贸易而不是去冒打贸易战的风险。”
中美关系的热点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奥巴马政府近年来推出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再平衡”战略也成为讨论的焦点之一。美国借此炒作“中国威胁论”、中美军事竞争的声音也不断高涨。对此,芮校俭表示:“我认为遏制在这方面看来是不对的。美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需要保持军力强大,可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以及为盟友提供支持,而中国也有保卫自己领土的权利。我认为现在和未来的美国总统有责任将中美之间的军力竞争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否则我们将扔进数万亿的资金来进行与实际需要不符的竞争。”
而傅立民则表示,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和转向亚洲战略需要更多的思考,美国应避免介入地区局势导致反效果。他说:“我认为‘再平衡’引起关注的问题并不在于军事,而在于中国和东亚成为世界的中心,美国的‘战略转向’却是用军事手段来应对非军事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亚太地区国家对中国力量的增长保持关注、寻求安全保证是很正常的,而美国卷入到这些国家和中国的领土争端中是不合适的,美国在其中并没有直接利益,在历史上也一直避免卷入。在此情况下,我们错误地应用了再平衡战略,鼓励了反对中国的势力,引发与中国的矛盾,其结果是在该地区加剧紧张气氛,而这是非常危险的。”(驻美国记者 韩曙)
专题:2012年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