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时评:中共十八大给世界关乎中国未来正确答案(2)

2012年11月13日 16:4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社会”令人可期

  十八大前夕,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在中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着意强调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否则将在长期内产生严重的生态恶果,并给国家稳定带来消极影响。”

  美国建筑师彼得·考尔索普则在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9/10月号将焦点对准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国所做的选择不仅将对其城市的长期存续能力、宜居性及能源效率,而且将对整个地球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无论论述是否周严,观点是否偏颇,中国生态问题确乎已经成为全球焦点。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十八大报告对生态问题给出的富有诗意的答案。

  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新表述体现了中国对环境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

  在生态环境与发展速度的抉择中,中国不是没有走过弯路。

  从2001年到2008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20%,但能源消费增长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却从“九五”期间(1996年至2000年)的1.10%和0.127迅速提升至9.40%和0.922,石油对外依赖度超过50%。一时间,“全球资源难以支撑中国发展”等言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

  面对环境困局和国际质疑,中国没有回避问题,而是选择直面挑战。

  近年来,中国推进节能减排、提倡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同时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过去10年,中国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重视绿色GDP的政绩考核……

  世界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生态努力。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下旬发表《临汾: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如何转危为安》的文章,以“污染冠军”临汾重现蓝天的例子,解读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美国外交学会专家伊丽莎白·伊科诺米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部门注意到环保和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对环保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中国人正在为自己和子孙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生态文明的未来在中国——美国著名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小约翰·柯布日前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作为“绿色GDP”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他认为,只要中国避免重复西方的错误发展模式,走正确的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为世界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和平中国:共同发展 绝不称霸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看到十八大报告中这样的表述,不少外国媒体一下子“兴奋”起来。

  日本《读卖新闻》“解读”,中国正加紧实现军事现代化的意图。这意味着中国将沿袭扩大海洋权益的路线,未来中国有可能依托其军事实力在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上显示出更为强硬的姿态。

  西班牙《国家报》、法新社等媒体也不约而同地从“海洋强国”中品出了“强硬”的味道。

  显然,他们没有读懂,或选择性忽略了报告传达的真正讯息: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埃及前驻华大使马哈茂德·阿拉姆对此深有体会:“中国在世界秩序的建设上,向来强调和平共处的原则。中国增强自己的实力,但并不追求外在的霸权。”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试图从秩序角度解读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近几十年来顺利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并且在一个稳定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空前快速的增长。中国意识到它有必要捍卫、加强与改进这个国际秩序,因为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和平与稳定固为中国所求,但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

  在中国周边,地区热点高度集中,独特的战略地位、良好的发展态势无疑会为未来中国增加战略压力。有的来自对中国发展的疑惧,更有甚者刻意“搅局”,意在为中国和平发展挖井设扣。

  “虽然中国的立场在西方备受指责,但事实上有许多人说‘中国做得好,总得有人站出来维护国家主权,寻找和平解决方式’。”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格里菲思说。

  实践证明,中国谋求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谈到中国未来时说,“当然,困难依旧存在,因为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基于中国此前取得的成就,我相信中国会继续前行。”(记者钱彤 王建华 李学梅)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