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俄美多重问题需协调 在“较量”中寻发展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日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进行会晤,就反导问题、叙利亚危机和“马格尼茨基法案”等协调立场,但未能有效弥合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
近来,俄美大唱对台戏,无论在国际热点还是双边关系上都互不相让。在当前一些地区冲突不断的背景下,这两大世界政治、军事强国的较劲令人担忧。但专家也指出,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对俄美关系是个好消息,双方应当抓住这个机会。
俄美在反导问题上的矛盾由来已久。俄罗斯认为,美国在欧洲建立反导系统威胁到俄国家安全,要求美方放弃该计划或者向俄方提供书面安全保证,但遭到美方拒绝。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本月16日重申,该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俄罗斯有可能退出俄美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俄美在如何化解叙利亚危机的问题上也意见相左。美国力挺叙反对派推翻现政权,而俄罗斯则强调叙政局走向应由叙人民决定。拉夫罗夫20日会见希拉里·克林顿时指出,应无条件履行今年6月底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达成的日内瓦公报。希拉里·克林顿则回应说,美国不反对履行日内瓦公报,但必须附加对巴沙尔政权下达最后通牒等条件。拉夫罗夫指责美方立场于事无补。
如果说俄美在反导和叙利亚问题上“旧伤”未愈,那么两国关系最近又添“马格尼茨基法案”这道“新伤”。
马格尼茨基是一名俄罗斯律师,2008年在俄羁押期间身亡,俄方称死因是心脏病发作,而美方认为俄有关部门60人应对此事负责。美国国会众议院本月16日通过“马格尼茨基法案”,禁止与此事有关的俄方人员进入美国并冻结其在美资产。俄外交部批评该法案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是对俄方的“公然挑衅和不友好行为”。拉夫罗夫在会晤中直言不讳地说,华盛顿此举必然对两国关系造成恶劣影响,莫斯科将采取强硬反制措施。
俄美关系在冷战结束后经历了大起大落,曾为北约东扩和独联体一些国家“颜色革命”等事件一度剑拔弩张。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希拉里·克林顿与拉夫罗夫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共同按下一枚印有“重启”字样的按钮,宣告两国关系解冻并踏上“重启”之路。
此后,对话取代对抗:两国签署了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俄美两国互相简化签证制度,双边关系大幅改善。近几年,两国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重启”依然是双边关系中的关键词。奥巴马也曾在今年大选前暗示,如果成功连任,可以在反导等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
不过,拉夫罗夫今年10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美关系“重启”状态不能永久持续,双方必须作出更多努力巩固双边关系。
俄罗斯政治研究中心副主席波利卡诺夫说,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这对俄美关系是个好消息,双方要抓住这个机会展开务实合作,而不是相互攻击。如果双方大唱对台戏,只会丧失重大政治红利和实际利益,对双边关系和全球安全都没有好处。(记者 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