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冲突未改变巴以对峙 令巴两大派别关系缓和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武装组织同以色列的冲突在持续八天后于日前宣告平息。
分析人士认为,这场冲突虽然没有改变巴以对峙的总体格局,但对冲突双方以及巴勒斯坦内部两大派别的关系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
以色列敲山震“虎”
虽然加沙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这几年来从没有中断过,但总体上,双方都能保持克制以避免冲突升级,例如以色列选择搭建多套“铁穹”导弹拦截系统应对加沙火箭弹,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曾多次表明不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还不时阻止其他派别进行此类活动。但是,本月14日,双方却突然大打出手。观察家们认为,在以色列和哈马斯相互指责对方挑起事端的争吵背后,可能隐藏着各自的深层考虑。
中东媒体的相关评论指出,以色列这次通过发动“防务之柱”军事行动,达到了多重目的。
首先,严重削弱了主张武装抵抗以色列占领的哈马斯实力。以色列国防军在这次行动中袭击了哈马斯治下的加沙地带1500多个目标,不但摧毁不少基础设施和行政机关大楼,而且大大削弱了哈马斯的武器储备。
其次,以色列通过这次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其先进的军事技术,特别是导弹防御技术。这种先进技术不但震慑了哈马斯,而且对同样与以色列敌对的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也是一个警告。以色列反对党议员普莱斯纳说,“铁穹”系统为以色列提供了重要优势,“真主党的威胁将减少”。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他如果在明年1月22日赢得选举,将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再者,在“防务之柱”行动中,内塔尼亚胡通过不对称的军事力量和明显失衡的生命财产损失情况展示了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和强硬立场,这明显有利于他在选举中赢得更多选票。
哈马斯地位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从哈马斯方面看,虽然它在这次冲突中的“硬件”损失和生命损失远远大于以色列方面,但也取得了一些无形的收获。
通过这次冲突,哈马斯彰显了自己的影响力。冲突中,哈马斯展现了对抗以色列的意志和能力,特别是它亮相了自己的一些新式武器。这种展现显然加强了它在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哈马斯在这次冲突中检测了政权更迭后的中东大国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对它的态度。冲突后,埃及总理到访加沙。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说,(在这次冲突中)埃及至少没有向哈马斯施压让其接受以色列的条件。此外,卡塔尔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在这次冲突中都表达了对哈马斯的支持。这与数年前哈马斯遭受阿拉伯国家孤立和以色列封锁的情形明显不同。
此外,虽然这次冲突导致了较为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哈马斯也达到了使以色列放松对加沙封锁、作出中止“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的承诺。
冲突后变与不变
在这次冲突中,阿拉伯国家的立场总体没有太大变化。在开罗召开的阿盟会议上,阿拉伯国家仍呼吁国际社会承担责任。可见,它们仍希望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巴以、阿以矛盾。
政权更迭后的埃及立场事实上也没发生根本改变。虽然埃及仍以“调停者”的身份出场,但它并没有进行直接干预。这说明埃及的立场依然比较中立。加沙分析人士认为,埃及的反应和角色也让以色列放心,确认埃及仍然视利益高于意识形态,仍是一个“合作者”。
与此同时,以色列与美国的密切关系再次得到体现。在以色列一再要求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来冲突地区调解。希拉里到来后,以色列才同意达成停火协议。
发生变化的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哈马斯的关系,冲突使双方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在加沙遭受空袭的日子里,约旦河西岸也爆发大规模反以运动,对加沙进行声援。在加沙庆祝停火时,第一次有人举着法塔赫和哈马斯两面旗帜在加沙城里游行。就像当地民众所说,“一旦与外部关系紧张,巴勒斯坦内部就会更为团结”。巴勒斯坦民众呼吁结束分裂、实现和解的声音再次高涨。
但是,中东分析人士认为,分裂5年多来,巴内部两大政治派别握手言和并非易事,法塔赫和哈马斯会根据地区形势变化以及自身利益来行事,和解只有在双方找到利益共同点时才可能实现。(记者吕迎旭 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