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锁定”2013年气候大会
中新社多哈11月29日电 (记者 周锐)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尚未正式发布消息,但作为下一届《公约》缔约方大会举办地东欧的唯一申办国,波兰已经“锁定”了2013年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主办权。
谈判“阻挠者”即将成为大会主办方的事实,让许多组织担忧。绿色和平东欧气候变化问题专家Jiri Jerabek评论说,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度安全线内的紧要关口,全球气候大会却将“移师”波兰这样一个应对气候变化态度和行动都相当消极的国家,前景令人忧虑。
在国际气候谈判层面中,波兰曾经3次否决欧盟将2020年减排目标提高到30%的动议。有消息称,欧盟目前承诺的到2020年减排20%的目标在去年就已完成,这意味着如果不进一步提高目标,欧盟未来8年将无需再做任何减排努力。
Jiri Jerabek表示,作为下一届全球气候大会的主办国,波兰应该拿出决心和诚意,开始真正扎实的减排行动。
不过,亦有声音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一结果感到失望。一位发展中国家的谈判代表告诉记者说,波兰90%的电力来源于火力发电,该国没有核电站,也几乎没有可再生能源。在经济高度依赖煤炭的情况下,波兰理应尽量避免让减排努力伤害自身经济。
本次大会主办方卡塔尔的表现也是人们感到乐观的理由之一。作为全球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卡塔尔在德班获得气候大会主办权时也曾引发非议。
大会开幕以来,虽然灯火通明的会场以及马达全开的空调让一些环保人士感到不满,但主办方基于低碳理念的诸多安排还是为其赢得了赞誉。
会场内,大部分的会议文件、日程安排都不再以纸质方式提供,代表们需要到网上下载电子版或者用手机拍摄贴在“文件提供处”门口的二维码。会场外,几乎从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卡塔尔人禁止所有私人车辆靠近会场,绝大多数代表都必须乘坐公共大巴出行。
虽然代表们对下一届大会主办方的评价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可,相比于对未来的期许,如何推动当下的谈判更为关键。由于发达国家草草关闭现有进程从而转入新平台的做法遭到发展中国家全面抵制,大会开幕至今仍鲜有进展。
1992年6月,首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会议期间提交各国签署。1995年后,《公约》缔约方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地点在联合国五个区域集团所在地之间轮换。(完)
专题:多哈气候大会
>国际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