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宪法保障拥枪权利 “人权悖论”让美国无助

2012年12月18日 05:4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6日,民众悼念康州校园枪击案遇难者活动继续。图为当地民众在事发学校哀悼。

  人民视觉

  一个民间团体近日在白宫前举行抗议示威。抗议者手中的标语牌上写着:“现在该是将常识变为枪支法律的时候了”。

  本报记者 温宪摄

  12月16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康涅狄格州纽敦镇,参加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守夜活动。他在当天的讲话中表示,将使用手中的权力努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一守夜活动在距枪击案发生地约3公里的纽敦高中举行。奥巴马说,他在枪击案发生后的数日内一直对此事进行反思。没有一项法律或是法律体系能够从世界上消除罪恶,或防止美国社会每一个无情的暴力行动,但这不能成为政府不作为的借口。

  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奥巴马虽然做出了“改变”的承诺,但并未具体说明将如何处理枪支管理问题。白宫也没有为此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立法问题。

  因为受害者多为六七岁的儿童,美国这场重大枪击案悲剧在全世界引来巨大的悲戚,“心碎”的波澜拷问着美国,也引来了新一轮关于枪支管制的争论。康涅狄格州联邦参议员利伯曼说,他担心如果不能认真审视这一切,人们将对这次枪击案所带来的痛苦、伤害和愤怒麻木不仁。一向支持对枪支严加管制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说,现在是奥巴马站出来发挥领导力的时候了。如果他在第二任期内无所作为,美国在明年将有约4.8万人被非法枪支杀害。

  不断发生的枪击血案早已在美国社会引来反思与抗议。不久前,记者在白宫采访时,遇到一个民间团体在白宫前举行抗议示威。抗议者展示了自1982年至2012年在枪击案中丧生人员的详细资料和统计表。抗议者说,不断发生的枪击案已成令人心痛的社会痼疾,必须采取行动予以割除。 

  然而,美国在这一特大血案面前又一次表现出深深的惶惑与无奈。为拥枪者提供法律依据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仍无法撼动。在拥有枪支的“人权”招牌庇护下残忍地杀人,仍是令美国社会十分纠结的悖论。拥枪者认为解决枪击暴力案的办法是更多地拥有枪支,发生枪击案的要害在人而不在枪。

  《枪愈多,犯罪愈少》一书作者洛特认为,对枪支严加管理将使恶性枪击案发生得更多。自1950年以来的统计表明,除个别案件外,欧美国家所有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枪击案的地方都是诸如学校这种禁枪的地方。耐人寻味的是,此次枪击案凶手兰扎的母亲南希·兰亿酷爱收集枪支,其中包括此次作案中使用的火力强大的AR—15型半自动步枪。

  美国又一次的血腥将只是另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在政治利益的权衡下,华盛顿的政客们甚至已经不敢就枪支管制问题展开辩论。据悉,美国司法部多年前就有一份对枪支严加管理的计划,但一直被束之高阁。因此次血案的受害者多为孩子,对美国社会的触动格外强烈。即便如此,一些正在考虑的计划只是重新启动2004年已经过期的禁售突击步枪法规和禁售类似此次凶手使用的高容量弹仓等细微改变,悲剧的根除只是奢望。

  在叹息美国经历了太多类似事件的同时,美国总统做出“必须采取有意义的行动,而不论政见如何”及必须“改变”的姿态终显空洞。悲剧制造者到底是枪还是人的争论仍将继续,最终将不了了之。当悲愤的热议渐趋平复之时,又一阵枪声带来的血泊将掀起新一轮波澜。血腥改变不了无助的美国。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本报华盛顿12月17日电)

【编辑:卢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