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罗斯斥巨资重振航天雄风 新型载人飞船2017年试飞

2012年12月29日 07:1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俄罗斯航天部门最近喜获“大红包”。俄政府在27日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至2020年俄罗斯航天活动国家规划草案》等文件。根据该项规划,俄在未来几年将投入2.1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0卢布)支持航天事业发展。

  新型飞船“本领强”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表示,该规划的宗旨不仅在于完善航天工业管理体制、提高航天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推动宇宙空间探索,还在于保障国防安全、发展国家经济和社会民生。此前,俄能源航天集团总设计师兼总裁罗伯塔表示,该集团已完成了新型载人航天飞船的设计工作,将于2017年开始试验飞行。相比于现有的“联盟”号宇宙飞船,新型飞船具有多重优势:能发射至国际空间站外,能进行登月飞行,未来将代替“联盟”号进行作业。而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本月签署的2013年度预算中,俄航天部门的拨款达到1283亿卢布,是苏联解体后的最高数额。

  老定位系统“青春焕发”

  作为俄航天系统中的中央一环,“格洛纳斯”全球定位系统也受到了高度重视。该系统于上世纪80年代正式启动,苏联解体后因资金短缺而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随着俄在本世纪初经济的复苏,俄对该系统的投资逐渐增多,2001至2011年间为1071亿卢布,2012—2020年则为3466亿卢布。现在“格洛纳斯”系统已有24颗卫星在轨工作,另有4颗在轨备份,实现了全球覆盖、军民两用。作为美国GPS系统的竞争对手,“格洛纳斯”系统已在一些国家占有了市场份额。俄现在已与印度、巴西等4国签署了“格洛纳斯”系统合作协议,而在独联体部分地区,“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格洛纳斯”在赤道地区的导航能力还略有欠缺,但增加卫星数量将弥补这一缺点。俄航天系统公司已宣布在未来2至3年内将“格洛纳斯”系统在轨工作的卫星数量增至30颗,并称到2020年其导航精度将达到0.6米。虽然前一段时间曝出的“格洛纳斯”系统65亿卢布研究经费被挪用一事在俄国内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政府对其支持力度并未减小。明年中央财政为该系统投资216亿卢布,比财政部的建议投资额高出12%。

  此外,由于俄最主要的航天发射基地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为了保持俄航天系统的独立性,俄政府斥巨资在远东地区阿穆尔州修建“东方”航天发射场。预计整个项目花费3000亿卢布,一期工程于2015年结束,2018年开始发射载人飞船。

  改革阻力源自内部

  在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背后,是一个曾经的“太空冠军”奋力追赶的身影。俄是一个拥有卓越航天成就的国家,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都是俄罗斯人备感自豪的荣耀。但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业举步维艰,经费甚至一度低于巴西。为重振航天雄风,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1997年开始,俄全面改组航天产业结构,并推出了诸如发射商业卫星、推行太空旅游等商业项目。此后,又开始大规模发展“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并积极参加对国际空间站项目等国际合作科研活动。现在,提高航天部门竞争力,避免部门内低效率是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俄负责国防航天部门的副总理罗戈津曾表示,俄航天部门的运转率仅有40%;俄航天署在今年7月决定将航天部门的各个企业重组为5—6个大型航天集团,这一改革将于明年3月基本完成。

  分析人士认为,俄航天领域的主要问题是内部缺乏竞争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完成政府订购任务,并造成高额损失。如2011年以来俄航天部门接连出现了7次航天事故,造成10个航天器全损。因此,必须大幅改革航天工业在研发、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机制。俄航天学院院士热列兹尼亚科夫表示,俄航天工业复苏的前提是生产出优质和有竞争力的产品。此外,航天领域工作人员微薄的薪酬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为改变这一局面,在11月份的政府工作会议上梅德韦杰夫已责成相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方案。

  (本报莫斯科12月28日电)

  >> 点 评

  马建光(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苏联在宇宙空间探索领域曾长期“执世界之牛耳”。苏联解体后, 俄航天工业遭受了严重危机和挑战,发生了多次航天发射事故。

  此次俄政府宣布投巨资注入航天业,主要有四个战略考量:确保俄保持其全球领先的太空地位;结合空天防御建设提高其防御能力水平;通过有效开展前瞻性项目,如国际空间站、研究月球、火星和太阳系其他天体活动等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航天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提振航天企业发展,保持航天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俄还大力改革体制机制。俄航天署正计划合并成立7个集团:负责载人航天、国际空间站和航天器研制的俄罗斯航天集团,负责火箭发动机和航天器入轨控制系统的俄火箭航天集团,负责军用航天器的特种航天系统公司,负责洲际导弹和控制系统的战略火箭武器集团,负责通信卫星和导航系统的信息卫星系统集团,负责地面和轨道无线通信技术及光学电子系统的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以及联邦单一制企业——地面和航天基础设施运营中心。

  一言以蔽之,俄保持航天领域大国地位的综合性举措包括资金投入、机构改革、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编辑:段红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